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无火

奥萨耐力赛250i/300i (着翻译看着头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减震为了保持和后平叉的角度,后平叉有两个连接点。但是竟然和减震下端有硬接触的地方?难道那地方藏了一个滑轮吗,否则这么接触不是搞坏了饿?
发表于 2012-12-2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x125 于 2012-12-27 23:35 编辑

靠,看走眼了,是利用不等长的左右连接位置来实现传统的多连杆机构的效果,转动点是长臂与车架的连接点,短臂通过与减震的连接点推着那个小的摇臂压缩减震,和连杆机构差不多,但是更加简单,不过材质肯定是要求很高。这样的设计,减震可以放的更加倾斜,若是直接连接在后平叉上,减震的角度不能做的这样倾斜。这样做减震可以更长,也能降低坐高。同时减震可以放在侧面,给排气的膨胀腔流出足够的空间。若是传统的多连杆或者直接连接方式,怎没法给膨胀腔留出空间,只能按照传统思路设计,排气必须走前面。他这样做,发动机可以前后转一百八十多,膨胀腔不会碍事了,真是高明啊。有明白的高人解释解释。

点评

赞啊  发表于 2012-12-28 17:34
发表于 2012-12-2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车!~~~~~~~~~~~~~~~~~~~~~~~~~
发表于 2012-12-28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OHLINS TTX好东西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x125 发表于 2012-12-27 23:25
靠,看走眼了,是利用不等长的左右连接位置来实现传统的多连杆机构的效果,转动点是长臂与车架的连接点,短 ...

看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也分等闲
这车的设计只能说打破了常规,
性能有待测试
发表于 2012-12-2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山寨得了吗?
发表于 2012-12-2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车重心比传统的靠后,之后~~~~~·
发表于 2012-12-2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类   2冲的啊              赞

期待上市
发表于 2012-12-29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宿迁第一飞 发表于 2012-12-27 12:33
这设计。。。。。。。。。。。估计百年后在中国会有。。。。。。。。。

后倾两冲缸头给加大容量油箱散热器让出了位置、减轻了车前、加重了车后半部分重量、更好地提升了操控和通过性能。
发表于 2012-12-29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个车,发现很多疑惑,这车后平叉太另类了,再一看到发动机,更另类,排气更加另类,赞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16 10: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