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2656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注册时间2010-1-1
|
《论语》中有一个“子贡问政”的故事。孔夫子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这个学生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答:“去兵。”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 s; V, l. _5 N$ T) C% C. ], f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种认可恰恰来自“信仰”。
1 i- |; t o% A# _; x0 |3 y/ y$ \; D- x3 J$ _% m% O
“信仰”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重,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孔子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克服所有困难。对于当代中国政府来说,孔子的话仍未过时。当民众拥有了信仰,那就有了自信,有了团结的动力,就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那么我们的国家,企业、集体就会是一个固若金汤的整体。4 J) j2 Z, H' H. x1 c8 O; D6 o+ k- i
, Z+ \" {( M9 f8 @
我们为什么心累,大概答案已经找到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