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9|回复: 42

我们西藏不欢迎你的说走就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高原救援联盟 于 2016-12-11 16:44 编辑

我叫刀片,
刀片是刮胡刀片的刀片,
因为我时常挂着一组刮胡刀片,所以我的名字没被人记住,大家记住了我脖子上的那组刀片。于是大家喊我“刀片”,也有很多人喊我刀哥。
我是一个车手,一个喜欢骑着摩托车旅行的车手。
我的主要职业是一名高原义务救援者!
一个骑着摩托车的高原救援者!今年摩博会我的《西藏不需要你说走就走》言论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今日借贵宝地发文,就是想再次提醒大家:为了自己和家人不要说走就走!
-----------------(我叫分界线)
我喜欢摩托车!
有人更多的把摩托车当做交通工具。
我的手指摩擦过我的摩托车时,他并不是我的交通工具,而是我的大玩具,每处改装、调整都是我和这个大玩具的交流...
其实我知道,他不是玩具,他是我的朋友。他是我每次救援路上从未抛锚的我的好搭档....
他似乎又是一面镜子。因为他的不羁一面,自由、勇敢、奔放、坚强、桀骜不驯、就像一个充满激情的自己....“。
我的最终梦想:设立遍布藏区的救援点、接待站。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努力!
西藏,全区面积有12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但常驻人口约300万,地大人稀,要想在藏区有条件的地方布上摩友救助站,其难度真的超乎想象。我每天坚持着奔跑,坚持着努力。
奔走于西藏的每一条路线、每一个景点、每一个县城、每一个乡镇…3个月的新车,骑行约38309公里,直接把发动机跑报废。
当看着一个又一个摩友倒在了去拉萨的路上,
说实话!
我不想再救援了...
我不想再给摩友收尸...
我不想再看见死难摩友的家属哭泣和痛苦的呻吟...
367公里距离,我跑了5个多小时....
到了事故地点,湖南的摩友已经闭上了眼睛…
不是我的车速慢,我真的不是神仙…
为了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我得到了高原有氧行,骑者联盟,海龙车改联盟,西藏拉萨纵横机车俱乐部的大力支持,组建了这个高原救援组,以高原救援组为核心,结合各地铺设的救助驿站来展开救援。其目的是在藏区的雪域高原,建立无数个救援点,实现无缝隙高原救助。
西藏有美丽的雪山,神奇的湖泊,雄壮的布达拉宫....
也有着很多未知的危险,高反、塌方、泥石流、不守规矩的牦牛....每一个危险都有可能酿成惨剧....
在大家欣赏西藏美景的同时,希望你能知道,在这个雪域高原有一个队伍叫高原救援组,有一群致力于高原安全服务的平台叫高原救援联盟....
我们西藏欢迎大家来旅游探险!
但是我们不喜欢那些说走就走的骑者!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救援联盟 于 2016-12-11 17:11 编辑

晕 图片怎么回事 ?点开才有显示!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西藏负责高原的救助已经很久了,今年前后救助了摩友很多,其中很多摩友永久的倒在了西藏这片土地上。
其中遇难者事故是多种多样的,总结起来无非还是我们一直宣传的那样...
1、不要玩个性,挑战自己的运气值。
2、不要说走就走,至少你对于高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不要把性命交给自己的车辆,车辆的性能在高原会大打折扣的,不管你是什么车!
4、好一点的装备,在关键时候会救你一命。摔坏一套装备才几千,摔坏了你至少上万。
5、不要完全相信网络那些所谓的攻略,因为真正的老鸟骑手很少写那些玩意的。
6、不要太赶时间,边玩边走,今年因疲劳驾驶引起了高反摔车73起,死亡5人,重伤23人。
7、尽量听老鸟建议,不要过于赌自己的能力,你的能力和大自然相比,你什么都不是。
8、西藏高原地区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为25%仅供参考,尽量问对面来的车友实际情况。
9、在高原地区一天经历一次春夏秋冬很正常,我在6月份救助过因暴雪被困摩友18人。自己也被冻伤导致摔车,车辆几乎报废。
10、进入高原前和高原救援联盟取得联系,万一有困难了,不管你在高原的哪个地方,我们会第一时间到达你的身边!

点评

刀兄,写得非常好,你应该把你们电话号码也给大家公布一下。  发表于 2016-12-17 15:17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哪里开始讲呢?
算了,还是讲一下我从拉萨跑昆明的小故事吧!
离开了拉萨,工布江达一夜停电,居住客栈条件极差,一夜昏昏沉沉的,早晨忙完了工作的事宜,朝着八一镇前进,在仲莎不远地方两个大车碰撞,路北堵死了,无奈之下我离开了318国道朝林则方向的山里走去。
在林则村很多百姓神色慌张的在街道上走过,我径直穿过村庄向村外走去。迎面几个村民满身是血神色不安的向我跑来,嘴里大声的说着什么….
我拦住一个村民想问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村民惊恐的说:不要去,很危险!
我不理解,但是还是减缓了车速慢慢的朝着山前的小路前进。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上出现了一只藏猕猴,吱吱吱的叫喊起来,在西藏猕猴不是很多见,但是也不是看不到。所以我没有多加理会,保持车速40码继续前进,啪.....一块石头砸在我面前的地面上,路边多了一只藏猕猴,两只,三只,几十只,上百只,几百只.....藏猕猴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我的退路已经没有了。
藏猕猴撕扯着我的衣服,在我身上,摩托车上跳来跳去,不断发出吱吱的叫声.....

我从车的箱子里拿出一些小饼干扔了出去,很多藏猕猴争抢起来,但是还有几十只藏猕猴围在我身边,撕扯抓挠,我又抓了几把花生继续扔了出去,我身边和车身上的藏猕猴少了很多,一阵争抢过后安静了很多。至少这些藏猕猴不是那么恶意的撕扯了。我撞着胆子摘下来头盔,慢慢的和它们交流起来,在零食的感召之下,野生藏猕猴也不是不能接触,我始终没想通为什么一直在深山里的藏猕猴会跑到村庄来。
我在猴群中穿行,距离路边不远一辆白色的皮卡车已经被虐砸的破烂不堪,车后箱里一直死去几天的母后的尸体有些破碎,,,我靠近了皮卡车,藏猕猴的叫声更加激烈,很多体型稍大一些的猴子冲到我脚下,吱吱的喊叫。其中有一只竟然抱着我的腿狠狠的咬了一口。我似乎明白了,是这个皮卡车撞死了一只母猴,引起了猴群的报复,所以这个猴群的几千只猴子下山到了村子,砸东西,甚至袭击村民。怒气未平的猴子 竟然占领了村东口的村委会,作为新的巢穴。
野生藏猕猴和村民的摩擦我真的无能为力。我最后只能慢慢的推着车穿行过上千只藏猕猴占领的村委会营地朝着许巴村方向驶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了漫山遍野的藏野生猕猴,顺着山路绕行。走过一个已经残破不堪的小桥,过了尼洋河,我开始爬山….
翻过山梁,眼前出现了一片很大的古建筑群,几座巍峨雄伟的碉楼直插云天,掩映在枯树荒草之间。这些堡垒相互间隔30至50米,由片石和木板砌成,中空,无顶,外观呈十二面十二棱柱状体,分九层。这既与内地传统建筑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吻合,又与西藏传统建筑风格相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许巴村喝着格桑熬好的酥油茶,听他用半藏半汉的语言讲述着古堡的传奇故事。原来这里是草原英雄格萨尔王征战恶魔的战场。
格萨尔王在睡梦中得到神佛指点:妖魔在黎明时分法力最弱,此时攻击必定成功。于是格萨尔王派遣得力干将率领一支由神箭手组成的队伍,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登上村庄对面的山顶。天刚破晓,一支支利箭射向古堡,妖魔猝不及防,垂死挣扎也免不了败局。为草原牺牲的勇士,化身飞鸟盘踞在古堡上空,日夜守护,不离不弃。至今,那留在山顶巨石上的箭痕和空中嘶鸣的大鸟,还在见证着血与箭的过去。
喝完酥油茶,我随格桑再次走入碉楼林中。亲手推一推西藏最大的转经筒,踏过格萨尔王指挥千军的点将台,我俯身钻进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碉楼,在残破的静谧中呆了几分钟。我想,可能明天,可能后天,幸存的古堡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矗立了1600年,却最终也逃不过坍塌的命运。我或许是最后一个走进古堡里面的人吧!
山风吹过,古堡上空黑色的大鸟叫得更加凄厉,濒临倒塌的古堡摇晃着,像千年前的一个老者对我挥手作别。。。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芝慢慢被我甩在了身后,前面的路陡然滑了很多,暗冰一块一块的分布得很不均匀,摩托车像蛇一样游走,摔倒了,会滑出很远。
爬起来,扶起车,捆扎一下行李,继续前行。
临近山顶的路直达海拔4600米。山风夹杂着雪粒毫不留情,摩托车东摇西晃徘徊着从悬崖边碾压过去。
心也有点徘徊,冷和痛磨灭着出行前的豪气。
前方出现一队人,队伍起起伏伏,是朝圣者。
看着这些用身体丈量土地的虔诚的脸,心被点燃,身上的痛似乎减轻了很多。我用力拧了拧油门,摩托车朝着更高的地方跑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越了色季拉山,海拔急速下降,穿过一个山口,路边出现一块青稞田,一座藏式小屋。再远眺,一片又一片青稞田见不到边,一座又一座白墙红顶的小屋落在金黄色的麦浪间。看不够,远处山顶雪的白,山腰树的绿,山脚河的蓝。。。
匆忙之中,穿过一个峡谷,前方路牌写了两个字~鲁朗 西藏旅游不能错过林芝,林芝旅游不能不去鲁朗….
我喜欢林芝,一年四季美的像邻家的俏新娘!
我喜欢林芝,熟悉的像院子里的姐姐!
圣洁宁静、仙境鲁朗!坐落于圣洁景致中,被外界赞誉为东方瑞士。皑皑白雪温润地滋养着巍峨山峰、厚厚的草甸覆盖着绵延的山丘,远方,大草甸中零星点缀着藏式民宿。牛羊在草甸上悠游,炊烟从晨曦中升起,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一座新兴的国际小镇就在这大美风光中,巍巍屹立。
鲁朗,这个藏语意为“龙王谷”,又称“神仙居住的地方”,最近被称为有张“网红”的脸,成为林芝最具瞩目的风景。因为在西藏所有的景点当中,是最有网红气质的:景色佳,有美味,乐趣多,综合“素质”极高,跟世界上任何一个顶级景点比,她都绝不怯场。
被誉为“西藏阿尔卑斯山”的鲁朗色季拉山森林公园,已经被我留在身后,山顶的雪,山腰的云,山谷的绿,山脚下的彩给我留下醇香的记忆!听这里的老人讲述在古时候,人们从远方到拉萨朝圣,朝圣的人们会在鲁朗停下来休息整顿,看尽当地的林海、云海和花海,发现自己偶尔也不再思念家乡了,即使最后离开此地,继续踏上朝圣之路,也会在路上念念不忘:“那个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啊,名叫鲁朗。”
放眼世界,很难看到一个地方可以冰川、高山、峡谷、草甸、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种景观并存,但享有“东方瑞士”的美誉的鲁朗偏偏就是这样,成为全世界不可多得的顶级旅游资源地。‘
鲁朗海拔3700米,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以及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318国道横穿鲁朗,我仿佛穿行在一个神仙的国度!鲁朗石锅鸡的香味留住了我的脚步,我蹲在屋檐下懒懒的晒着太阳贪婪的品味着石锅鸡的香,鲜,酥,醇。。。 如果天下能有一个地方堪称人间天堂那必定是~鲁朗! 吃罢了石锅鸡,听过了向大姐唠叨,我依依不舍离开了鲁朗,朝着前面走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了鲁朗镇,路上的积雪夹杂着暗冰,前路愈加艰难。刺骨的山风呼啸耳旁,像一个个小恶魔,不停的从袖口、脖颈浸入身体,追逐着,游走着,驱赶着身上那点残存的热量。下坡、暗冰,侧滑,摔倒,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扶起车辆。摘下头盔,我活动了一下冻僵的手指,哆哆嗦嗦的从兜里摸出了半包烟。点燃了深吸一口,辛辣的味道刺激着我的味觉和已经冻得麻木的神经。
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啊,难道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吗?佛祖啊,我不是唐僧!
老伙计粗重的喘气声让我心疼,我关掉熄火开关,让它也休息一下。离目的地还有九十一公里,燃油指示灯开始报警了,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我似乎明白了坎坷的定义。
又一阵山风吹来,忽明忽暗的烟头烫痛了我的手指,我从胡思乱想中惊醒过来。掐灭纸烟,从寒冷的冰面上扶起我的老伙计,启动马达,几声呻吟过后,轰隆声中我一路滑行着前进,风夹杂着雪花,温度更低了。
灯光,我似乎看到了希望。
翻过两道山梁之后,我在一个破旧的木栅栏前停了下来。
“老板娘,有地方住吗?”看着正在雪地里搬木柴的女人,我高声问她。
“床位100,不还价”。
老板娘面无表情的把我带到后边的木屋,我还没来得及打量这间小屋,手里带着我体温的百元纸币,已经被她闪电般的抢走了。
“老板娘,有吃的吗?”
那间生着炉火的房门砰的一声重重关上,回答我的只有呼呼的风声。
我从背囊里拿出了一块压缩饼干,杯里的水已经冰凉,但还是能送下这块已经被我摔得支离破碎的饼干。一阵困意袭来,伴随着身体的伤痛,我沉沉睡去。



醒来去厕所,门外的摩托车上,积雪已经覆盖了厚厚的一层,转角处八面透风的厕所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身边的雪山和脚下的河流。我透过厕所的缝隙才发现,老板在悬崖边上打了几个洞,插入圆木,再铺上木板,就搭建了这几间木屋。
我苦笑了一下,如果风再大一些,脚下的圆木断了,我会坠入木屋下滔滔江水之中。我不知道这里有多高,但是这段距离足以让我背一段八荣八耻。惊一身冷汗,我飞一般的逃离了这里,继续向着远处的雪山驶去……
在一个村子入口的上坡处,摩托车链条断掉了。本地都是小排量摩托车,这个型号的链条根本就买不到。好在热心的村民告诉我前面县城有修理部,翻过山就到了。
山顶离县城还有41公里,虽然很多是下坡,但是还是有太多路段需要推车。从一个无名道班的臧民那里讨来一杯水,我咕噜咕噜几口喝下去,抹一把嘴,继续!
今天行进了8个半小时,实际距离89公里(含链条没断时候骑行路程)。亲历的艰辛更让我体会到道路救援的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更紧了,四周白茫茫一片,车辆一步一滑的向东达山哑口前进。凛冽的北风把天上飘落的雪撕扯的粉碎,狠狠的砸在我的面罩上,挡住了我的视线,揭开头盔的面罩,雪粒像刀割一样在脸上活动,我添嗜了一下干裂的嘴唇,活动下已经几乎冻僵的手指,继续爬行…滴滴…滴滴…
一辆丰田越野疯狂的从我身边疾驰而过,猛烈的颤抖一下方向似乎有些不稳在狭窄的道路上滑动着,朝着路边的一个橘黄色的大门撞去!我轻捏了一下刹车,抱死,侧滑,摔倒,一气呵成….
又一个近似乎于完美的侧摔!我滑行了几米重重的撞在了紧闭的铁门上,自己的座驾倒在身后路边的雪窝里…. “啥子鬼天气嘛?!冻死格老子了!”铁门内一声浓郁的川味叫骂声伴随着铁门开启声音。
“老哥,还有房间吗?雪太大了,我想今晚住这里可以吗?”我躺在地上活动了一下腿脚问到。 “我这里是道班休息点不是旅馆,你不嫌条件差就进来咯…老板儿,你们也进来休息一哈嘛…”四川老哥看了一眼地下的我对着差点就撞上墙壁的丰田车喊到。
又一阵风把我和丰田车里的3个人吹进了狭小的院落。 十几平米的小院杂乱无章扔着一些扫把和断掉的铁锹。
“这间是办公设备,我没得钥匙,这间是厨房兼餐厅,厨师回家了,第三间是我们的储物间,你们在最边边一间休息!”
四川老哥用力的拉了一下绵帽子朝着散发着点暖气光亮的储藏间走去…
第四间屋里已经有3个人蜷缩在3个铺位上,狭小的房间内4组高低床连同屋里7个人显的很是拥挤不堪…“靠,怎么连个炉子也没有啊!,胡哥,您坐这里!”黑瘦的丰田司机谄媚用手套打扫了一下铺板上若有若无的灰尘说到。屋里的温度真的比外面高不了多少,我苦笑的看了看这里的环境… “哥们,把你床上的床单和枕巾给我!”我朝着屋里靠着窗子近的眼镜男子说道。 “你要做咩乜?!”眼镜男子看了我一眼不解的问到。 我没有解释也懒得解释,粗暴的席卷了8张床上的床单和枕巾。在我摩托车的行李箱底拿出了胶带,仔细的把床单紧紧沾在窗户框架上,把枕巾折成条状也牢牢的沾在门框的缝隙处…
十几分钟的忙碌还是有结果的,一个四面透风的小房间至少成了真正意义的避风港… “冷死老子了!那个谁…给我把氧气拿进来,看看有没有开水我们买一壶…对了,还有我的羽绒服睡袋…”丰田车主边揉捏着一支粗大的雪茄烟边对着黑瘦的司机说到。
“胡总,您稍等,我这就去!”黑瘦的司机打开门朝着院外的丰田车走去。 稍微暖和了一点点的房间温度又降低了很多…。 “胡总,这里的人说没有开水,连电都没有了,我们的车现在也不能发动了,不然车里比这屋里暖和多了,这个车载热水壶也用不上了!”黑瘦司机边抱怨着边把几瓶饮料几代饼干和两罐氧气瓶放在床头的小桌子上。 “废物!没热水我怎么喝茶?这些东西怎么吃得下去?!”丰田车主把手里的雪茄扔在床上,拿过了睡袋紧紧的裹在身上不耐烦的唠叨着。 屋里气氛似乎有些异样,除了一直蒙着头没有出声的角落的人之外所有人似乎都在抱怨起来…
随着门的开开关关,好容易暖和一点的屋子似乎又冷了很多,我苦笑了一下,推开门,走到了外边,环顾了一下狼藉一片的小院,搜寻着我认为对我有用的一些东西,我不停的用断掉的锹柄,巴拉着积雪,寻找着积雪下的东西,几分钟时间,我的手指已经冻的有些生疼,我拎着东西走进屋,大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自嘲的笑了一下,懒得解释,我用半截铁锤,把断掉的镐齿砸进油漆桶底部稍微靠上一点的地方,慢慢的将油漆桶的盖子翘了下来。 “炉子,我们怎么没想到了?
”蜷缩在角落里的年轻人跳下床蹲在我面前,摆弄起我捡拾回来的那些木柴。 十几分钟之后,随着炉火越来越旺,屋里的温度也慢慢提升了很多…… “唉!可惜了,如果我的车还能发动,我可以用车载电水壶给你们烧点开水”,黑瘦的司机撇了一下嘴说到。随着门的开开关关,好容易暖和一点的屋子似乎又冷了很多,我又笑了。 “把壶给我,我来吧!”我站起了身,黑瘦的司机打开门,朝着自己的汽车跑去,寒风加杂着雪花,司机抱来了一箱矿泉水和一个不大的水壶,放在了我的脚下,我拿出两瓶矿泉水倒到壶里,走到了院里… 伴随着摩托车的轰鸣声,车载水壶的红灯亮了,我跑进屋子,用力的搓着双手 “哥们,你车改装的够变态的啊”,角落里的年青人隔着窗子看着我的机车羡慕的说道。
“我们每个人值班一小时,看着火不要灭了,就按床位排吧!”我笑着说到,外面的风更大了, 东达山,海拔5139米,对于我还有这些困在雪域高原的人来说,今晚注定是一个温暖而难忘的夜晚…… …… 当胖子叫醒我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再有几个小时,道班的人就要上来了,你们可以找他们想办法离开这里,我先走了”。我戴上头盔,紧了紧手套,发动机车,朝着不远的觉巴山拉乌山驶去……





点评

(尽量听老鸟建议,不要过于赌自己的能力,你的能力和大自然相比,你什么都不是),非常正确,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个人装备,和户外生存经验都非常重要。  发表于 2016-12-17 15:5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了芒康县,向右转道,我走上一条神奇的线路---神秘的214国道 .
214国道既有高原景观,又有高原温带特点,既有亚热带风光,又有典型热带雨林景观,从海拔五千多的高度向着海拔四百八十五一路俯冲,路边出现了一抹紫色,那是一抹浓重的紫色,华丽中透漏着一丝俏皮,那是云南特有的紫色,因为这个紫色会伴随我一直走到滇池, 盐井,千年盐田,藏族和纳西族混居的小镇,在这里,两个民族的百姓各自在自己的盐田里辛勤的劳作着,彩色的藏装和白色的纳西族服饰,交相辉映,行成一个彩色的盐田世界,藏人生产的盐称为红盐,纳西族生产的盐称为白盐,藏人的盐真的是红色,而纳西族的盐真的是白色,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带着疑问,带着两袋不同颜色的盐,一头扎入深山之中,路边的纳西族民居和夯土的藏族民族,相互交错,从我身边极速路过,绿色渐渐的多了起来,深绿,浅绿,墨绿,黄绿… 诸多绿色中缠绕着那一抹熟悉的紫色,山路一转,远处一抹刺眼的白,在西藏,我见过很多雪山,神山,那抹白,是梅里雪山,我虔诚的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着什么,梅里雪山,昂着头,眉角低垂, 唉…我听见了一声叹息,我不知道梅里雪山为什么会叹气,或者是我听差了,或者那只是一股山风吹过,我再次抬起头,梅里雪山的白是圣洁的白,山顶的亮白和山腰的灰白和山谷中晶莹剔透的白… 如果路上的那一抹紫,分七个颜色,如果山中的那一片绿,分七个层次,那么梅里雪山的白也是七色的白,山上的七色白,山腰的七色绿,夹杂着山脚的七色民居, 壮哉!美哉! 大美,七彩云南! 大美,七彩滇藏线!
香格里拉,人间天堂
如蝴蝶恋花般依依不舍,我留下一声叹息,告别了梅里雪山。
在西藏,我见过太多雪山,也膜拜过很多神山。如果他们像雄壮的汉子,那么梅里雪山就是一位睿智的老者,神圣而不可侵犯。
勇敢者无畏。曾经有很多人冒冒失失撞见神山的威严,很遗憾永远的留在了那里。于是,在神山的入口,有几位老人,义务劝退那些冒险接近神山的英雄主义者,而神山也以自己的豁达去庇佑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像我这样满怀崇敬之心的过客。
绕过隐藏在峡谷里的德钦城,穿过两条悠长的隧道,车轮碾压着厚厚的积雪,风儿吹来阵阵凛冽。山路急转,几百条S型弯道九曲连环通向远方的古城,中甸,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1933年所著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这个魔幻的地名,使得香格里拉成为世人眼中世外桃源的代名词。
第一个迎接我的是普达措,迪庆人心中的圣湖。轻轻捧起普达措清澈的湖水,洗去我脸上的一路风尘,怀着虔诚之心,我走进归化寺。
归化寺,也叫松赞林寺,被藏民称为“小布达拉宫”。倾听梵音的吟唱,品尝浓浓的酥油茶,火红的阳光驱赶着我身体里从雪域高原上带来的寒气。站在寺庙前,远眺西北面海拔5545米的巴拉格宗,袅娜一身暖意的我,向海拔只有1500米的洛吉吉涵奔去。
海拔四千多米的落差,彰显出这片神奇土地的与众不同。数过244条河,看过298个措,一身疲惫的我,一头扎进梅氏兄弟的小客栈,沉沉睡去。。

"远方的客人,吃点东西再睡吧!"这是他们第二次喊我了。拖着沉重的身体跟随兄弟俩来到楼下,眼前是一个纯藏式风格的农家小院,桌子上摆着香喷喷的酥油茶和乳黄色的青稞酒,黄澄澄的油饼子还腾腾冒着热气。
“来来来,远方的客人,坐我旁边吧!”,年长的藏族老者热情的招呼着我,勤快的女主人把酥油茶递到我的面前。
“吃吧!吃吧!都是粗茶淡饭”,朴实的藏家汉子拿起一双木筷,用力在衣服上擦拭了几下递给我。
“土吉其,土吉其”,我用蹩脚的藏语躬身抱拳感谢着豪爽的藏族朋友。厚厚的一块牦牛肉裹挟着深山里野生真菌的香味,掺杂着小米辣的辛辣,我精神一抖,接二连三塞进嘴里大快朵颐,真香啊!
如果可以选择,我真的不想再继续前行,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永远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是香格里拉,因为这里是人间天堂。






发表于 2016-12-1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打无准备之仗!文章写的引人入胜,我喜欢看。
发表于 2016-12-1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棒,可惜照片打不开。{:1_132:}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9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