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哥

北 望 边 城(最后的长城/6# 逝去的边城/83# 长城的故事/99# 全篇终)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6 18:12 编辑

2-2-2   龟城形制

随着车轮的行进,永泰龟城越来越清晰,逐渐在眼中高大起来,静卧在寿鹿山下。
DSCF1838.JPG

为什么要叫做龟城?对于我们那只有上到山顶和航拍才能看清全貌,四个瓮城加上城墙墙台,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神龟肖形。这就是龟城得名的来历。这只大明神龟在此一蹲就是四百多年,它还将继续在这西北高原上俯卧着。
2010110421122918750D[1].jpg

虽说是城墙基本完好,但也是千疮百孔,裂隙四伏。
DSCF1845.JPG

和南方古城不一样,这个古城里的人家并不算多,搬走的人们不留恋这里,留下的也不是因为故土难离。城镇化的进程让古城的居民看到更多改善生活的希望,更多的人选择进了条件更好的景泰县城,离开已经变得偏远龟城。
DSCF18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植被砍伐殆尽的寿鹿山只剩下一个山名。这一切,变成了荒芜的山岭,荒芜的城墙,荒芜的野地。
DSCF1848.JPG

曾经重兵把守的瓮城已然不攻自破
DSCF1855.JPG

城外的护城河早无滴水流淌
DSCF18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20 21:23 编辑

2-2-3   城里城外

城外的野地、孤树、麦场、羊群,还有一个寂寞的放羊人
DSCF1863.JPG

城内的城墙、枯树、残垣、断墙,它们都是落寂的。
DSCF1903.JPG

不知为那部影片拍摄搭建的教堂似的老式旧楼,颇为怪异地耸立在古城中。城中很多清代民房已经在城镇化搬迁中再次被拆毁,只留下一些院落土墙。拆就拆了吧,本来我们就不是把祖宗留下的东西太当回事。
DSCF1850.JPG

外表看着像回事,进去四面透风的仿旧建筑,也就是为了拍电影搭建一下,其实还不如农村的牲口棚结实。
DSCF18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6 18:52 编辑

说是从北京来的一个电影剧组,来到永泰龟城拍摄一部看上去说不清是什么年代背景,故事画面很像周杰伦驾驶长江750的那部混搭风格的《刺陵》。前挡风车窗里是上一部没来得及换下的戏牌。
DSCF1864.JPG

剧组剧务后勤车卸下吃喝拉撒,大巴车从景泰县城拉来大碗小星的准备开拍,一群身材标致的帅哥美女戴着口罩,不知是怕西北的太阳晒黑,还是躲着不想跟影迷合影,反正据说越是大碗越爱戴口罩,口罩也成了身份等级的标志了,呵呵。
DSCF1906.JPG

空旷的城里都能种出块玉米地,这倒是能在城里拍出城外的场景来。
DSCF19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6 19:54 编辑

2-2-4   民国范儿

要说这古城里真正可看可拍的,还就剩下这修建于1920年的民国建筑院落——永泰小学。它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还带有西方哥特式建筑的一些特点,这在当时偏远封闭的西北来说是很与时俱进的。
DSCF1866.JPG

正值中午放学后,校园里静悄悄的。校园标配的五星红旗独自飘扬着。
DSCF1867.JPG

此校最早可是作为军校来办的。是这所小学唯一的代课老师李爱仁的曾祖父李善澈创立修建。李善澈在清代宣统元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堂,在任红水县劝学所所长时,主持修建了永泰学校,并三任校长。
DSCF1868.JPG

李善澈一开始想办军校,购置了50条枪,一度召学生上军训课。后来由于资金问题,军校没有办下去。
DSCF1871.JPG

我很好奇这位甘肃早期受过近代军事教育的李善澈为何要办军校,而没有像别人那样投身行伍,带兵打仗。史书上说永泰龟城自明代以来,重视文教,不乏文人墨客,城内庙宇一应俱全。从明清崇尚科举到近代开办军校,又到后来变成六年制义务小学,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进程的缩影写照。
DSCF1874.JPG
发表于 2014-2-1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赞一个{:1_13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6 23:28 编辑

门额上的“努力”是近代国人在洋枪大炮下的警醒,更是对继往开来的后辈的期望。相比大清留下的晓风残月之类的门额,这就是民国诞生出现的进步,在呼唤国人奋起自强。
DSCF1873.JPG

我在想这位令人尊敬的创始人以这里为国民“进步初阶”之地,该是一种怎样的报国情怀!为什么那个时代会出现比我们现在更多真诚的胸怀?“初阶”恰如老大帝国梦醒之后,方知已是落得落后挨打。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这个古老大国已经走出“初阶”了。然而辛亥百年已过,“进步”虽已有成,但糟粕未尽,仍须努力前行。
DSCF1877.JPG

鸽子围绕着院中老树翻飞,拱形的民国门窗在树荫下透出那个时代的厚重文雅。
DSCF1876.JPG

远处的老山,近处的老墙,眼前的老门,时光在这里停止了,而这辆终极白菜载着我走进了这很老很老的过去。。。
DSCF187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9 00:07 编辑

我很喜欢这百年大门上的一对门贴:读古人书,友天下士。不用解释,我想每个人看看这被视为西北蛮荒之地的门贴,每个人心里都会涌起一份感触和感动的!
DSCF1879.JPG

DSCF1880.JPG

若说无人居住的松山古城是死亡了的,那么,尚有老户的永泰龟城也走进了衰亡。五六十年代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这里的庙宇祠堂扒皮抽筋,大量的明清砖瓦木料筑成新社会建设的成果。城镇化农民进城又让人们变卖掉自家祖先留下的最后房梁,变成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风貌。等到当地政府想开发影视旅游时,却发现城中已无多少可炫耀的古迹遗址。
永泰古城,已变成一块当地政府的鸡肋;在变成一个民众遗弃的废城;正变成一座行将逝去的死城。
DSCF1881.JPG

凋敝破败的城门楼上站着一只默不作声的喜鹊,它俯瞰下面那些忙碌的和清闲的人们。如果它是那位寿鹿山修道老僧的托生转世,我想知道它能会说些什么。
DSCF1891.JPG

穿过幽暗的老城门,转身再看一眼龟城,枯树残垣,行人寥寥,古城无声。。。
DSCF189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7 23:18 编辑

DSCF1612.jpg

第三篇  长城的故事


长城是人修的,也是为人而修的。
长城把别人挡在了墙外,也把自己圈在了墙内。
长城这道大墙一修就是上千年,长城的故事也延续了上千年。
长城的故事没有停止过,长城的故事仍将一幕幕地上演着,因为我们自己就是长城的一部分。


3-1   长城驿站

长城自古就有驿站。满清不屑于长城,但没有扔掉驿站。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发配伊犁,走的仍是河西走廊的长城驿站。过去长城下人马往来的驿站和驿站中的人们已是风消云散,但在的今天的长城下,依然还有一个驿站的小院,依然在守候着长城,演绎着长城的故事。


山丹长城口在穿过河西走廊的连霍高速G30的公里数标注处
1.JPG


在这个著名的长城口一侧,隐然一座不大不小的院落,院落的主人叫它为“长城驿站”。
(图片中左侧为高速路旁的山丹县长城陈列馆,右侧即是“长城驿站”院落)
3.jpg


我前往驿站正值塞上初春,西北的节气比江南要晚得多,还是一片萧索。
4.jpg


驿站在长城内侧,长城在驿站北侧,两者相距不过几十米远,它们在静悄悄地相伴着。
5.jpg


驿站主人在自家院里栽种的钻天杨,鸟儿在上面自在地搭建了蜗居。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20 21:28 编辑

驿站院落前一条水渠穿墙而过,流淌着焉支山的雪水。二十年前还荒无人烟的长城口,如今俨然是一处店铺林立的村落。
30.jpg

这处长城驿站的主人就是他 —— 陈淮。我叫他陈老师。就是他把破坏山丹长城口景观的过街天桥,以一人之力,通过北京的中国长城学会的干预,最终挪建位置。陈淮是爱长城的人,更是一个对长城有功的人!
2.jpg

另一位给陈淮帮忙的当地老汉,一个长城戍边人的后代,跟我聊起长城也是如数家珍,十分地和善。
7.jpg

陈淮老师是嫉恶如仇的,这就是他的风格!
9.jpg

一辆北京吉普载着他走遍了河西走廊的山山水水,踏遍了长城各处。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墙过道上是前来河西走廊的车友、驴友、摩友、摄友等留下的各地标识,还有大家都知道的秦海波的长城拉力旗帜。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院落中自有一片独守沧桑的天地,坐在柔美的树荫下,住在两厢的客舍里,几乎忘掉这里是古时的边塞之地。
15.jpg

夏季夜晚的宁静中,飞蛾围着灯光打转,可以听见长城野地里蛐蛐的鸣叫。
16-仲夏夜的小院_调整大小.jpg

来往的游客喜欢长城,自然也喜欢这个长城驿站的院落。
17.jpg

一如塞北的粗犷,长城脚下的雕刻也是简单直接。
18.jpg

陈淮老师说这是从前用来做秤砣用的,那秤杆得要多大多长呢?能否称起那长城有多重?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雕像却让我想起乌孙、月支、匈奴、突厥、回鹘、党项,这个“河西走廊”是个汉名,但那些个民族管这一片千里之地叫什么呢?
20.jpg

至少明代就修建的河西峰腰上重要的关隘“石峡口堡”,四百年前的石刻堡名匾额,早就掉落于荒野,无人问津。是他独自保存了这个有关长城最后的证明。
22.jpg

他是一个行走长城的行者,也是一个行走河西的学者。
21.jpg

他隐居于河西旷野,存在于他的文字中。
23.jpg

他不只是一个摄影家,还是一个作家。不用体制的什么授予颁发,河西走廊这片大地和无尽的长城就是他的最好证明!
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7 14:29 编辑

陈淮老师的故事也是长城的一个传奇故事。
28.jpg

为此,他走过了很多,付出了很多
29.jpg

陈淮早年也是骑摩托的,他采访金昌的书中内容照片,在上面我还发现了曾经年轻的摩托吧的吧友大各应。
25.jpg

这不,比赛中的大各应正推着他的赛车来到一处沙漠人家。
26.jpg

他说那一段正是他坎坷的时期,但他没有放弃自己。他的执着坚持换来了他的坚实收获
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7 22:56 编辑

这是他新近发给我的长城照片,陈淮很痛心!无数个手纸夹杂着塑料袋子白花花的,难道我们真的必然要长城落下这样的“塞北的雪”吗?!“修我长城,爱我中华”这句话还有几人记得?!
31.jpg

陈淮老师镜头一直都在对准这长城和长城脚下的人们。这些都是他的作品:

2006年秋天,羊群从当地人称“二墩子”的明长城边走过
32-2006年秋天,羊群从当地人称“二墩子”的明长城边走过。_调整大小.jpg

33.jpg

34.jpg

3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5-6 10: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