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8|回复: 14

盘点日本摩托车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日本摩托车企业在市场打了一个漂亮仗。在东南亚市场,日企把曾经被中国企业夺走的大部分市场又重新抢了回去;中国境内,日企特别是本田的销售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0%多。


  一位业内人士调侃地说:“日本人轻松一个动作就叫中国摩界的老大们寝食难安了。”日本人是用什么方法击中中国摩企软肋的呢?是“以中制中”的本土化战略!

  日本摩托车企业在中国采取本土化战略也是中国企业逼出来

  中国摩托车生产企业的起步、发展、壮大,和日本摩托车“四大家族”密不可分。从技术到管理,中国的企业大多来源于日本。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摩托车企业一方面逐步消化吸收日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还博采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先进设备,提高自身
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有部分设备的先进性甚至超过了日本四大家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劳动力、材料等方面的成本优势,用一半的价格制造出和日本同类产品质量接近的产品。

  这造成了日本同类摩托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企业利用其低价格和方便的出口渠道向日本摩托车的传统主导市场??东南亚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给以本田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以越南为例,1999年年底的时候,本田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是80%,到2001年只有8%。以前满大街跑的几乎全是“日本造”,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

  甚至一些中国企业对日本在东南亚的配套和生产基地??泰国也发动了攻击,动摇了日本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生存基础和根本利益。

  这些均是迫使日本企业在中国采取本土化战略的原因。日本企业启动本土化战略的另一个原因,是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优势和日本产品的品牌优势整合到一起,用中国化的日本品牌挤压中国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也是最后一块“肥肉”,约占全球摩托车产销量的一半。而日本四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当中,除川崎之外,本田、雅马哈、铃木在中国都各有两家整车合资公司和一家发动机生产企业,但他们总产量加起来也不到中国总量的10%。市场份额太低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太高,再就是有些产品一时难以令中国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日本企业经过反省后发现:要在中国摩托车市场发展,就必须迅速扩大在中国的产量。

  铃木与轻骑的合资企业总经理服部武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全世界有2000万辆的摩托车市场,中国占将近一半。而日本产品在除中国以外的市场都已经占主导地位了。我们认为,只有在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拥有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也才真正算是‘控制了全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地位才能更加牢固。”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赦慈也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新大洲与本田的战略重组主要也是为了实现本土化战略,本田的这种做法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快扩大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广东大长江董事长王大威告诉记者,日本企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然后把这些产品向世界出口。现在本田已通过新大洲向日本出口整车,零部件也出口到本田在海外的其他工厂了。他说:“大长江现在的零部件也出口到铃木公司在国外的其他工厂,包括出口到哥伦比亚的散件、关键零件,以供给它在印尼、西班牙等地的工厂。”

  本土化战略是怎样运作的

  目前,日摩企业本土化战略实施得比较明显的主要是本田和铃木。据铃木的服部武夫讲,为了全面实施本土化战略,今年铃木体系、本田体系、雅马哈体系针对中国市场重新修订了质量技术标准,推出了低于日本本土的质量标准,即所谓“中国标准”;同时,还决定在他们的合资企业生产的中、低端产品的所有零部件100%在中国采购,并可以使用他们各自的商标。

  本田的本土化是通过购并新大洲,进行资源重组,利用过去就生产中、低档产品的新大洲的低成本配套体系和销售网络,抢占中、低价位市场,同时通过对处于市场高端的五羊-本田进行成本控制,意图用国产化的新大洲本田加上高端的五羊-本田形成品牌组合,既要高端市场份额,又抢占中、低端市场,以期在2、3年后占到中国市场份额的30%。

  为此,本田集中了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扶持新大洲,让它用本田的商标来达到在中国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增加境外中、低档整车、配件出口的目的。最近本田又在上海设立了独资的研发中心,主要是研究把它的车型如何改进来适合中国的道路、质量要求和降低成本。

  铃木是通过广东大长江来实施本土化的。大长江的整车生产与铃木虽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关系,但他们已经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合资的研发中心。铃木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基本上都是通过大长江来完成的。大长江也获得了铃木的商标使用授权。

  本土化步子过大,使本田品牌的魅力下降

  日本企业实施本土化的策略不尽相同:本田采取的是强势推进,步子非常大;铃木则比较稳健,是通过大长江来实施的,没有完全走低端,在打基础上下了很大功夫。

  不可否认,日企的本土化措施在短期内的确有效果:在中国市场,日本的三大摩托车品牌比中国品牌的含金量要高很多。以新大洲的“威武100”为例,其本身就比一般的车型出厂价高25%,零配件都是中国的。就因为贴上本田的商标而多卖了25%的价钱;同时,产销量也提高了
20%多。

  但专家认为,随着日本企业“本土化”策略和“中国标准”的实施和推进,其产品质量的下降和品牌的贬值是不可避免的,用纯中国化的产品,贴上日本的商标,卖给中国的消费者,势必要对其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造成伤害。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对本田的本土化策略反响特别大,主要原因是在没有培育好配套企业技术的前提下,就放量在中国采购零部件,进行整车组装,并通过新大洲进行全面实施,从而影响了本田的品牌形象。在前不久举行的一项品牌认知度调查中,五羊-本田的品牌认知率竟远远高过本田的认知率,已间接反映了日本品牌的贬值。而新大洲本田经过一年多的推广,至今很少有人把其同高品质联系在一起,也说明了只靠挂“本田”的商标来提高身份是行不通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举措不可避免地给日本品牌注入了水分。比方说本田,不仅调低了质量标准,而且全部零部件都在中国采购,有些为他们配套的厂家又是中国同业中二三流的,质量与过去的本田生产的本田牌摩托车一定是不一样的。

  记者在山东向几位骑着本土化的新大洲本田牌摩托车的人询问其质量时,他们普遍反映打火不好。一位叫杨鹏的顾客告诉记者:“我的车天冷时,必须完全打开阻风才能打着火;车的气门一直响,刚跑了700公里,响得更厉害了,找到维修部也不给修,维修人员说我车子的发电机的气门是顶杆式的,就有这个毛病,不能修。我过去骑一辆国产品牌‘重庆80’就没有这个毛病。”

  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赦慈认为,摩托车设计风门就是为了使冬天启动时容易一点。他说,也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消费者提的问题,比如在发动机里加上一个加热装置。但这势必要增加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就不知道了。

  当记者请教一位业内人士,“让这样的产品打上含金量很高的本田商标,会不会影响本田品牌的价值”时,他的回答非常肯定:“一定会影响。他们买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可能只花4000块钱,现在买了知名品牌花了5000多块钱,结果发现质量与4000块的差不多,他一定会后悔的。然后,对这个品牌就开始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就会传播。慢慢地,品牌在价值上跟一般水平就没有区别了。”

  “将来在中低价位上,人们会认为本田车跟别的车没什么区别。新大洲快速使用本田品牌,其实发动机跟南通的差不多,就是为了提价、为了销得快才贴上本田的商标。当然,短期内会起一定作用,长远来说,品牌形象肯定会受到伤害。”

  与本田不同,铃木本土化的速度要慢得多。铃木与轻骑的合资企业总经理服部武夫告诉记者:“我们觉得全面推广还不成熟,所以我们的步子比较慢,我们的平台还没搭建好,还需要有一段磨合期。”

  本土化给本田和铃木带来了什么

  黄赦慈告诉记者,与本田合资前的2001年,新大洲的总产销量是55万台左右,今年有望超过66万台,销售可增加近20%;出口方面,2001年全部加起来不到2万台,今年可能在4.5万台左右,增加一倍还多。

  江苏摩托车销售商蒋浩生说,前几天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的赵序宏总经理亲自来江苏为销售商搞了一个庆功酒会。因为江苏下半年增加了50%的销售量,“打了本田的商标以后,市场效益确实比较好”。

  铃木系的广东大长江的董事长王大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增长数字和比例,但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出口增加了许多;国内销售也有一定的增长,虽然幅度不很大,但市场反映非常好。”

  本土化可推进中国配套厂家产品质量的提升

  给本田产品配套的企业最关键要具备两点:一是有没有品质保证体系;二是有没有生产产品的技术能力,有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有没有能够达到本田的“中国质量标准”的设备。

  据黄赦慈介绍,“在选择合作者时,通常会发现很多配套厂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有些是质保体系的问题,会出现零部件的质量发生波动;有的厂家对产品理解不深,不知道哪个地方对发动机是最重要的;有的设备方面有些缺陷。为此,本田在这两个方面给配套厂指导比较多。令本田非常满意的是:一旦把问题和解决方法告诉他们,马上会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过去是在生产过程中摸索,现在等于来了个老师告诉他怎样去做。所以,现在配套厂家都非常满意,一听说外方专家要来考察,都纷纷打电话问能不能把他也排进去。”

  记者:对配套厂家技术上的指导,能够提升我们国家整个行业的品质。那么,对配套厂家的指导是派人住到现场呢,还是巡视的方式?

  黄赦慈:在这个方面我们有一套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摸底,哪些做到了,哪些不具备,哪些存在问题。第一个阶段完了以后,我们会写一个东西留下来,告诉他这次考察有哪些项目,需要整改的有哪些项目,需要注意的有哪些,我们不可能常住在他们那里。他们得到了我们的指导以后怎么改善工作,这个体现在产品上。样品送到我们这儿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行第二阶段了,我发现有些厂家行了,可能是理解了,可有些厂家没有理解,那就要进行第二次指导,就细了,没有做好的地方再进行指导。这样来让他们把质量提高。

一般的企业两次就可以了,可是有的企业还是需要指导。

  观察人士认为,按照这样的操作方式,日本企业没有完全选择一流的配套厂也许是个错误,因为那些二、三流的厂要达到一流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在这一段时间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会影响整车的质量和品牌形象,而这个损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日本企业本土化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还有一个利好,就是促使采购价格不断降低。随着日本企业在我国采购大量零配件,必然会引起采购价格的下移。这一点,已在黄赦慈那里得到证实。他说:“谁都说供应给我们的零部件(价格)是最低的,供应别人要高一点,但是我们自己分析是差不多。给我们配套的厂家,我们也不反对它往外面供货,但有些零件只准供给我们,要对我们的技术保密,可他们怎么操作的我们也很难知道。”

  记者把获得的本田在中国采购的发动机零配件价格,与其他中国企业采购的零配件价格做了比较,发现基本没有差距,但部分零配件采购价格中国企业确实低于本田。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为日本摩托车企业配套的厂家也都在为中国摩托车生产厂配套,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的本土化在推进中国配套厂家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为中国摩托车产品提升了品质。

  为本田配套的企业离本田日本标准有多远?

  按常规,一向把产品质量看作生命的日本企业,选择配套厂家应该都是一流的。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并没有完全这样做,有些为他们配套的厂家只是同业中的二、三流。

  就此问题,记者请教了新大洲本田摩托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赦慈。

  记者:日本企业的本土化过程当中是不是遇到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难题,即,中国有许多比较好的配套资源已经被中国的一些大企业所占有,本田如果采用它们配套的话,势必也有一个交叉、竞争的麻烦问题,出于这样的考虑,你们不得不选择二流、三流的企业?

  黄赦慈:是的,确实是这样。优秀企业本来我们是非常想用的,在指导方面花的精力也会少一些。但是我们主要担心的是我们的知识产权会泄露。

  但日本企业在选择配套厂家时,还是费尽心机。据黄介绍,他们每个零部件首先考虑的是国内哪个厂家能生产,先就技术问题进行交流,看它能不能做出来,产量和时间是否可以满足要求。

  在国内厂家成熟之前,可能有些零部件需要进口,但据了解,这些零部件不是从日本进口,而可能从台湾地区、泰国或印度进口??都是从本田在全球的采购资源中购进,“哪个地方的便宜就从哪个地方买”。

  黄赦慈的这句话,不知是否透露出本田的本土化战略理念与过去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把降低成本列为第一位,而把他们一贯倡导的“质量第一”放到其次了。

  中国配套企业与日本配套企业有很大距离吗?

  为了了解本田在中国的配套体系状况,记者专程到上海、重庆、苏州、浙江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发现有些企业生产的零配件在同业中确实是国内一流的。如,重庆和诚电器有限公司,厂区、车间都显得非常干净;设备比较先进,特别是产品检测设备也都比较健全;通过与高管人员交流,感觉他们的管理水平也比较高。但同时,也发现有些零配件配套厂确实很一般。

  部分中国配套厂生产的产品与本田已经调低的“中国标准”仍然存在矛盾。重庆一家为本田配套齿轮的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本田对我们的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价格还要比较低,质量上要求我们符合本田的新标准,这肯定是有矛盾的。”

  重庆和诚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本田配套磁电机的企业。当记者问这个同业排名前三位的配套企业的老板付亮“你们产品的品质与日本有多大差距”时,他告诉记者:“可能我们目前只是解决了基本性能问题,摩托车是耐用商品,可靠性方面我们国内企业目前来说解决得不好。现在还有明显的差距。如果把我们的价格考虑进去以后,做个性价比的比较,本田才会考虑要我们这个企业的产品,如果完全考虑品质,我想可能性会很小。”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像你们这样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平的配套企业还和本田日本配套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他们仍然放下架子和你们合作,到这里来采购,你觉得会不会影响他们日本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形象呢?

  付亮:从这一点,我就能感觉到,本田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摩托车的技术标准或者说品质标准,肯定达不到在中国以外生产的产品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能是中国的本田,而不是世界的本田。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5-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  .........
发表于 2011-5-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11-5-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贤思齐!!!!!
发表于 2011-5-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重要的是,这些举措不可避免地给日本品牌注入了水分。比方说本田,不仅调低了质量标准,而且全部零部件都在中国采购,有些为他们配套的厂家又是中国同业中二三流的,质量与过去的本田生产的本田牌摩托车一定是不一样的。”
“将来在中低价位上,人们会认为本田车跟别的车没什么区别。新大洲快速使用本田品牌,其实发动机跟南通的差不多,就是为了提价、为了销得快才贴上本田的商标。当然,短期内会起一定作用,长远来说,品牌形象肯定会受到伤害。”
发表于 2011-5-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连质量标准我们都要低人一等,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就连小日本都看扁我们,为什么我们国家非要这样呢!
发表于 2011-5-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可奉告;;;;;;;;;;;;;;;;;;。
发表于 2011-5-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的时候觉得4000珠江f1比5000的本田好,把手离合舒服。
发表于 2011-5-2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是中国的本田,而不是世界的本田
发表于 2011-8-24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田,不仅调低了质量标准,而且全部零部件都在中国采购,有些为他们配套的厂家又是中国同业中二三流的,质量与过去的本田生产的本田牌摩托车一定是不一样的。”
“将来在中低价位上,人们会认为本田车跟别的车没什么区别。新大洲快速使用本田品牌,其实发动机跟南通的差不多,就是为了提价、为了销得快才贴上本田的商标。当然,短期内会起一定作用,长远来说,品牌形象肯定会受到伤害。”
发表于 2011-8-3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是中国的本田,而不是世界的本田,,呵呵
发表于 2011-8-3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摩托界都还是杂牌军
其实汽车界也是一样的。中国的汽车工业自己的一项专利都没有
发表于 2011-8-3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新大修本铁.! 和无样 本铁.  气门响 这是个通病.. 只要是CG打动机的. 都响..!  响德怕人..!!  你骑国产的都比他们好..! 本田还不如国产的名牌..! 打个本铁上去,.就以为是洋机会..这叫挂洋头买狗日.
!  在这点铃木 和 YAMAHA 做德比较好。.车子一天比一天质量好..!!
   这两家本田..,的全国销量. 还排不上前十名.. .第一名. .仍然是大长江  豪爵.!!  希望这个民族品牌击败小日本.!!
   有那么一天.豪爵会走向世界,,期待,,!!  虽然我骑的是 轻骑铃木 ,也是我也支持豪爵 中国摩托车的榜样
发表于 2011-9-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国产也集合集合~
浓缩到4个大厂’
感觉一定可以不会让大家失望!!!!!!!!!!!!!!!!!
我是相信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5-18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