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0|回复: 8

秦岭蜀道 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DSC_7371.JPG
进汉中了
DSC_7409.JPG
DSC_7410.JPG

萧何月下追韩信处。(留坝南行20多公里)

(三)张良庙里说张良

    英雄是比较世俗的,神仙是比较超脱的,“英雄”和“神仙”这两个概念很难想象体现在一个人身上,而汉初张良就是这么一个“英雄”“神仙”集一身的人物。

从凤县南行60多公里,到了紫柏山风景区的张良庙。川陕公路沿山门而过,南行17公里是留坝县城。

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第十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过这个人,现在看到的张良庙为明清建筑,最早的张良庙据说在紫柏山上,但正规渠道资料还没有确定“老张良庙”的具体位址。我驱车来“后张良庙”的路上看到过一个“老张良庙”的牌子,但从牌子的制作品质上推断应为当地老百姓民间行为,故没有住脚。


DSC_7377.JPG

   山门由青砖砌成,上方横刻“汉张留侯祠”五个红字。

   大门左右刻着一副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圮(pi)桥三进升云霞。上联指他在博浪沙派人刺杀秦始皇一事,下联指他在圮桥求教黄石公一事.庙门右侧竖一石碑,上刻“紫柏山汉张良留侯辟谷处”。

入山门,便有一木桥,名进履桥,来自张良在圮桥为黄石公捡鞋穿鞋一事,桥下流水潺潺。


DSC_7382.JPG

进履桥,张良因为在这里与黄石公相遇,三次河中捡鞋,黄神仙教给了张良真本事,张才由一个地方名人成为全国名人,促成400年汉朝天下。

过木桥,便是高大的保安门,入门后,左右有钟、鼓楼,迎面立着灵霄殿,八角飞檐,琉璃瓦饰顶,彩绘拱斗屋檐,颇为壮观。

DSC_7383.JPG

灵官殿,供奉着“王灵官”。


DSC_7386.JPG



王灵官,还是相当凶猛。

 道教有众多护法神,王灵官本名叫王善,说他原是湘阴(今江苏淮阴)城隍庙的城隍,因威猛无敌,刚正无私,嫉恶如仇,普救生灵,而被玉皇大帝封为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老百姓赞之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这位神相当于国家最高检查长吧。

从灵官殿右转便进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伟庄严,上悬明哲风高功成身退,殿门有对联多幅。


DSC_7400.JPG

院内清幽、古雅。殿堂门楣遍布称颂的匾额,如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院内还有冯玉祥将军所立的石碑:“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载空余凭吊处;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消遥游。”


DSC_7399.JPG


这位爱国将领可能受张良的影响,于1932年、1935年两次隐居泰山。根据其生前愿望,1953年毛主席指示把将军安葬在泰山的大众桥边。

于佑任是陕西历史名人,国民党元老、教育家、爱国诗人、书法家,非常倾慕张良的胆识和智慧,曾两次来张良庙。1942年第一次来张良庙,题写了“送秦一椎,辞汉万户”。


DSC_7398.JPG

送秦一椎,辞汉万户。

 大殿左侧向东入小门为北花园,园西北角阶下竖一大碑,上刻英雄神仙四个大字,引起若干到此游客的思索。


DSC_7396.JPG

幽静的北花园

英雄神仙碑署名为陕南镇守使“管金聚”,管金聚是山东老乡,闯关东到张作霖麾下当兵。随张作霖东征西杀立了战功,官职逐步高升。奉系入关以后,军队直攻陕西、四川,管金聚就是这进陕西的先锋,驻扎汉中。民国五年北洋政府授其少将衔。在陕西督军辖下,除当旅长之外又兼陕南镇守使,盘踞于汉中、凤县一带。1920年五月南军北征,滇军入川攻陕,当了近三年陕南镇守使的管金聚带兵抵抗,却被生擒活捉,后来滇军将其放回。在开封解甲归田,吃斋念佛当了居士,又学了张良。


DSC_7395.JPG


英雄神仙碑

“英雄神仙”评述:与汉初的韩信、萧何、彭越、英布等功臣相比,张良的一生是如此完美,管金聚的“英雄神仙”论是最为合适的。

“博浪沙暗杀秦皇”、“明烧栈道、暗渡陈仓”,展现的是张良那种“有胆有识”的大英雄气概;“辞汉万户”、“紫柏山辟谷”,又透出张良的审时度势的睿智。

假设张良没有我们说的后面的睿智,很可能就象韩信一样接受“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的结果。

如果张良没有我们说的前面的风雨经历,直接去做“神仙”,好象又没有什么味道,我们这些世俗的人们与道家的仙人们也不会象现在这样佩服他、欣赏他。

(四)石门栈道

从张良庙出来南行50多公里就到了石门水利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就在这里。


DSC_7418.JPG

去石门的公路上,右则是褒河

3000多年前古代褒国就是这里,曾经出过一位著名的美女--褒姒,使得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临潼骊山上为了博得一笑,烽火戏诸侯而丢了江山。


DSC_7425.JPG

过鸡头关隧道


DSC_7430.JPG

仰视川陕公路桥


DSC_7440.JPG

褒谷口

DSC_7445.JPG

仿制的栈道,古栈道遗迹已经淹在水库下面。

DSC_7449.JPG

坐船游览褒河谷,左边是峭壁上的栈道,右边是川陕公路。

(五)勉县游

从石门景区出来已经是3点多钟,到勉县也就50公里,1小时可到,看来今晚得住在勉县了。

进勉县城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想去的三个地方都与三国有关,武侯祠、武侯墓、定军山。

听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听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一节是非常受感动的。老先生嘱咐其死后要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依着山形建造坟墓,墓穴只要能容纳棺材就行,穿着平时的衣服,不必在过中放置殉葬的器物。

以前知道诸葛亮葬在定军山,但不知道勉县。这次旅游又知道了这个在历史很有地位的地方。因为沔水经过,勉县以前名叫“沔(mian 县”,因字不好认,政府就改了个同音字,也有了勉励前进发展的含义。

1、武侯祠

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29年,蜀汉后主刘禅下诏立祠,是唯一的“官祠”,也是最早的武侯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距武侯墓五公里。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为此,历朝历代对该祠不断修缮。现存武侯祠为明、清建筑,祠坐南向北,背临汉水,面对公路,亭台楼阁、古树鲜花遍布祠中。

DSC_7492.JPG

山门

DSC_7487.JPG

乐楼

DSC_7455.JPG

牌坊的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十一大字


DSC_7484.JPG

牌坊前有一条横向石板路,是原来的蜀道,每走到武侯祠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祠内有颗旱莲树,据导游介绍已经历经400多年,每年四月份开花,形似莲花。特别的是其花苞要在树上等上10个月才能开花,如人生命的孕育。

DSC_7459.JPG

据说此树很有灵性,人们向它祈求幸福。


DSC_7460.JPG
这是旱莲花,是从墙上的图片拍的
DSC_7461.JPG

仔细看中间那个小花苞,据说在树上待十个月才开花呢。

DSC_7483.JPG

琴楼,空城记的故事也发生在勉县境内。

 
祠内遍悬匾、联,匾额有:“高山流水”’“醇儒气象”,“代仰清高”,“大汉一人”,“大器无方”,“天下奇才”,其中“忠贯云霄”为清嘉庆八年“御赐”。对联有:“扶汉室坚惟谨慎,乃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踔云霄。”冯玉祥将军1928年题:“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于遗迹,万古清高“嵌于大殿背后墙上;在众多石碑中,竖有 “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唐碑一通。

DSC_7466.JPG

冯玉祥题

DSC_7476.JPG

拜殿

2、定军山

从武侯祠出来已经是五点半钟,已经没时间再去武侯墓。去看看定军山吧。

DSC_7501.JPG

进定军山

DSC_7496.JPG

大家来到定军山中,已经找不到古战场的痕迹,但来到现场,我们可以想象到那种人喊马叫的战斗场景。

 
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夺得定军山以西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3、勉县温泉

从定军山西南行6公里就到了温泉镇,温泉镇有号称“汉中第一汤”的温泉。

今晚住在了一家庭旅社,规模比较大,有餐厅。

饭后到了一家叫月亮湾温泉的度假村去泡温泉。这家温泉有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是高档区,后院是普通区。

我还选择了普通的,费用仅10元。一座长方形的房子,有一条走廊,两边是一间间的单间温泉浴室,浴室中有点硫磺的味道。

每套浴室分内外间,供一个人泡温泉,外间可以外衣物,内间有一个淋浴和供一人使用的温泉池,池中铺了块塑料薄膜,两根粗粗的铁水管向池中注冷热温泉水,每人一次一换水。我一直在纳闷,10元钱能顶得一次的成本吗?

泡完温泉,回住处美美的睡上一觉。



发表于 2010-10-1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今年夏天走过川陕路。
发表于 2010-10-20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支持。。。。。
发表于 2010-10-2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3_83:}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
发表于 2010-10-2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种地方没什么兴趣- -以前老家这种地方就很多- -
发表于 2010-10-2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采。
发表于 2010-10-2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好看
发表于 2010-10-2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喜欢摩旅,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
发表于 2010-10-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山水风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26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