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5|回复: 16

(转)传统柱塞式化油器的负压问题与改动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柱塞式化油器相对真空膜化油器来说,有许多方面的优点,特别是怠速调节方面,比较简单、比较节油、比较稳定。当驾车油门使用得当时,车辆起步和最大车速,比真空膜化油器有劲和节油,火花塞也比较耐用。由于柱塞式化油器的结构简单明了,各个零件分工明确,改进加工比较简单;所以柱塞式化油器的调节比较简单,改进也比较容易些;安装在许多车型上,包括踏板车,都能获得很好的使用效果和节油效果。  相对踏板车上的等压真空膜化油器而言,柱塞式化油器的主要弱点是:不能象真空膜化油器那样随意快速拧大油门。因为柱塞式化油器是用油门拉线直接提升节气柱塞的,如果在车辆负载较大的起步、加速状态下直接快速开大油门(提升柱塞),发动机的转速一时跟不上,柱塞开度大于汽缸的吸气量,喉管内的负压就会严重降低。当喉管内的负压降低到小于2%真空度时,化油器的输出就开始严重贫油。   踏板车上的等压真空膜化油器之所以可以随意快速拧大油门,是因为那种化油器内部对油门节气有两道控制。在真空膜化油器里,油门线控制的是碟阀阻风片,是化油器靠里面的那一道节气机构;而化油器靠进气口的主油针柱塞,是靠真空度来控制提升高度的,与手动碟阀片的开度不是直接连动关系。所以真空膜化油器可以适应随意拧大油门的动作,因为主油柱塞的实际开度,是由发动机转速的真空度来控制的。   真空膜化油器的这种设计,是针对踏板车在起步和变盘状态时负载特别大=喉管负压下降特别严重的实际状况而制定的,同时也是顺从了N多骑踏板车的菜级客户;她们不用象驾驶挂档车那样仔细掌握油门的开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意拧大油门。但这样搞,对于化油器来说,机车怠速和起步基本上就是原始碟阀供油状态,不预先富油就开不好;而且主油柱塞老是处于超低负压状态,出油雾化性能较差;这些都是踏板车节油的不利因素。   虽然等压真空膜化油器在理论上有一套说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化油器的具体设计和制作不是很到位,多数使用者也是不会将化油器正确调节到位;所以这种化油器应用在踏板车上,多数是处于严重富油状况,车辆运行比较耗油。而且由于真空膜化油器的特点,较少出现贫油状态,导致平时富油在火花塞上的积碳,没有机会被贫油状态烧去;火花塞上的积碳会越来越多,直到最后电流短路=有高压电也不起电火花。(火花塞积碳失灵,点火器负担过重被烧毁,是踏板车经常出的故障。)   话题再返回到柱塞式化油器上,如果采用柱塞式化油器,控气只用一个主油柱塞,是由油门线直接控制开度。在大部分的行车时间里,主油柱塞都是处于中、高负压状态下工作,输出燃油的份量多些,呈富油状态。同时因为喉管内的负压高些,输出燃油的雾化状态就比较好些。只有在车辆起步和加速时,发动机转速一时跟不上柱塞的开度时,(汽缸的吸气量小于化油器柱塞的开度!)化油器内的负压会严重降低,燃油输出的雾化状态会变差些,燃油输出的份量也会少些,发动机呈贫油状态。   对于传统的柱塞式化油器,如果油门加得太急,或是化油器预先调节得不够富油,当喉管内的负压低于2%以下真空度时,燃油输出量会急剧减少,燃油雾化状态也会急剧变差,发动机会呈现出严重贫油状态,容易熄火停机。这就是柱塞式化油器不能急剧开大油门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传统柱塞式化油器最大的软穴。实际上只要明白了柱塞开度*负压=发动机转速的原理,不过度急速开大油门,就可以避免化油器完全丧失负压的麻烦。但这种简单的道理,一般人多反应不过来,都以为化油器的油门是象柴油机那样直接喷油的,只会抓住了当做电喷那样狂拧一气。 对于传统柱塞式化油器这种天生的弱项,本轻摩天地版通常应对的办法有下列几种: 一、将燃油输出浓度预先调节得高些: 化油器预先设定在略为富油的状态,当化油器遇到负压降低时,油汽输出也不至于太过分贫油。这样做的缺点是比较耗油,因为平时化油器的输出都是富油状态,车辆运行会比较费油。目前相关行业特别流行这种方法,会将怠速油汽浓度调节到很浓(很富油)的状态,甚至是富油到冷机启动时连阻风都不需要使用的地步。同时也会将主油针提高一两格,让车主在使用时,可以随意急速加大油门。这样一来,使用者是爽了,车辆的性能也似乎表现得不错;但车辆的耗油率、有时会比正常标准翻一番。而且因为过度富油状态,火花塞比较容易积碳。(好在柱塞式化油器加速时的贫油状态,可以将火花塞上的积碳给烧去一些。) 二、加油门的动作缓和一些: 有的驾驶员比较有经验,知道发动机不适合加太急的油门;特别是老款定角点火器的摩托车,更加不适合在低转速时使用大油门。他们会把化油器调节到不很富油的地步,加油门的动作会比较缓和些,让发动机的转速与化油器柱塞的开度不要脱离太多。这样一来,化油器可以调节到不很富油的地步,发动机也不至于动不动就严重贫油到熄火停机的地步。 这种做法对于多挡位的车比较合适,通常是将化油器调节到:在起步后的加速时,一秒钟全开油门就严重贫油熄火,两秒钟全开油门就不会严重贫油熄火的地步,如此油汽浓度状态,为化油器正常输出状态。这种方法在无档车和踏板车上,还有上坡起步的摩托车上,不太容易做到节油状态;因为无档车与踏板车在起步与变盘状态时负载比较大,喉管内的负压会比较低,只能预先将化油器的燃油输出调节得浓厚一些,以应对负压降低的现实。  三、打磨主油针: 如果自己善于DIY,可以将主油针重新打磨一下,把主油针下半段打磨得略微细一点,让它在超过1/2油门时能够提供充足燃油。对于某些地区的车,平常在行车中很少用到超过50%的大油门;通常只要起步、上坡的加速性能好使,加速完毕后的油门又会恢复到50%以下,那么在加速时偶尔费点油,关系也不大。主油针的曲线是一门学问,各人各车各地情况不同,对主油针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是怎么设计、怎么加工,与柱塞也有些关系,在这里几句话讲不清;详细情况已写过N多专帖,请查阅本轻摩天地版内旧帖。  四、改用带加速泵的化油器: 针对传统四冲柱塞式化油器的这种缺陷,最近有些新款的柱塞式化油器,开始采用在化油器上附加微型燃油加速泵的措施;就是在急加油门时,微型加速泵可以向喉管内注射几滴燃油,以帮助发动机渡过化油器加油门时负压降低的贫油状态。这种装置在踏板车的真空膜化油器上比较普及,在柱塞式化油器上还是新潮做法。此物有一点明显的好处是:冷机启动前可以使用它给喉管里打点油,因此可以取消其它的阻风或加浓机构。虽然如此加油比较简单有效,但其有效期只是加油门线动作那一瞬间的,不象靠负压控制的“油汽浓度阀”那样:车辆长距离上大坡导致喉管负压降低时,也可以长久补偿加浓。 有的化油器(例如二冲的TB50)是带手动加浓油路的,平时可以将化油器调节到比较节油的状态;遇到冷机启动、上坡起步、上坡加速~~等负压严重下降状况时,就扳动车把上连接加浓线的加浓手柄,让化油器打开加浓油路实施临时加油。比较先进的做法是,在化油器上设置一个负压加浓阀,当启动或是加速导致喉管内负压不足时,负压加浓阀就自动打开加浓油路,让化油器多输出点燃油。 目前的多数四冲化油器不能使用这这个办法,因为老款化油器上设计的是阻风,而不是加浓!此时若是用它,会限制空气进入化油器,严重减少发动机的动力。因此。配置阻风结构的化油器,只适于冷机启动前的加油,而不方便机车启动、起步、加速状态中的加浓!对于四冲化油器,有兴趣者,可将原阻风机构闲置不用,改成使用压气胶囊给喉管直接挤油的冷机启动加浓的方式。详细内容,可查阅本轻摩天地版内早年旧帖。   五、改用双层柱塞: 关于双层柱塞,还是俺十几年前玩二冲时自行研制成功的东东,它的结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柱塞做成内外双层结构。双层柱塞的特别之处在于:外面的那层还是与旧款柱塞差不多,是管控制过气截面用的;外层柱塞与化油器柱塞筒是精密滑动有一定摩擦阻力的配合关系,如果没有外力推动,它就会自动停留在某个高度位置上,让化油器保持原先的节气开度。内层柱塞连接油门线与主油针,是直接控制主油针出油高度用的;内层柱塞可以在外层柱塞里面自由上下错动3mm距离,是灵活的滑动关系。(详细内容,版内有帖。) 这样一来,当驾驶员提升油门时,主油针会相对外层节气柱塞提高3mm,相当于加速的瞬间将主油针提高了三格,以加大主油喷孔的出油截面来弥补化油器内负压降低的影响。当加速完毕减少油门时,内层柱塞会落回到外层柱塞的低部,主油针相对外层的节气柱塞恢复常态,不再是提高3mm的特别加油状态。这样的做法虽然没有自动负压阀控制燃油浓度那么有道理,但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还不容易出故障,有一定可取之处。  六、加工泡沫孔: 对于TH90、DY100这两款化油器,其主油泡沫管比较经典,呈上下五层,每层四个,共计有二十个排列均应的泡沫孔。但有些化油器,其主油泡沫管就非常简陋,有的甚至只有十个泡沫孔;可以想象,这种化油器的性能,也好不到哪里去。泡沫孔的作用是雾化燃油,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冷机启动性能。(象**轻机上的化油器,竟然连泡沫孔都没有,每次启动都费很大事;若在半途中熄火,几乎压根就不指望能在空中重新启动。) 若改变化油器里那些简陋的主油泡沫孔,就可极大增强其燃油雾化程度和浓度自控性能。具体做法是:将主油泡沫管上点20个泡沫孔的点位,按上下五层排列,每层平均有四个泡沫孔,全是0.5mm的孔径。(泡沫孔不可太小,否则容易被堵塞。)如果原主油泡沫孔很大,可以将原泡沫孔用焊锡焊封,然后使用0.5mm超细钻头,在主油管上重新打过。 泡沫孔也不用太多,否则配气太多,主油浓度不够。泡沫孔完善后,化油器抵抗负压下降的性能就会提高些。通常化油器出厂时都比较富油,搞完泡沫孔后,还需要扩大点主油配气孔,才可降低主油浓度和更加提高燃油雾化性能。具体加工数据各车不一样,本轻摩版在这里只能说点基本原理。关于泡沫孔,各人的手艺不一样,工具设备与个人经验不足者,后果难说,动手须谨慎。  七、增添阻风片: 对于某些缺乏设备的摩托爱好者来说,加工泡沫孔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对于简易柱塞式化油器容易丧失负压的弱点,也可用阻风方法来解决问题。以TH90化油器为例,进气口的外径是35mm,进气口最靠前的内径是33mm;锉一片直径33mm的金属片,厚度约2mm左右,该金属圆片的中间开一个直径16~18mm的过气通孔,然后将此固定阻风片牢固镶嵌在化油器内径33mm的进气口里面。其作用是给化油器内腔保障最低负压,可以改善柱塞突然提到最高时过度丧失负压的状况。其作用从表面上看,类似于打磨主油针的下半段,但效果比打磨主油针要稳定可靠。〔阻风片的具体孔径与汽缸排量和化油器柱塞控气截面有关,在此无法给出具体数据,通常是与柱塞实际控气截面一样。搞完后,化油器要稍微重新调节一下。〕 此固定阻风片中间的过气孔,其过气截面通常与该化油器柱塞控气截面相等,过大过小都不太好;气孔过大则保持最低负压的效果差,气孔过小则影响车辆极速,还使化油器油门开大时会严重富油。在具体应用技巧上,若用1mm铝片来做的话,可以将中间的大孔改成“工”字形孔,“工”字孔的左右两片就是两扇可调气门;用尖嘴钳撇弯那两片气门的角度,就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过气截面,可以调节到自己觉得比较满意为止。(不要撇太多次数,以免气门片被撇断,掉进喉管--气门--汽缸--里面去!!)如果固定阻风片是用铜片制作,也可以在中间的大孔周围打上一圈小孔;即时根据需要,将外围小孔用焊锡逐个焊住,直到感觉合适为止。 〔记住:搞完这摊子后,化油器需要重新调节;对于不会调节化油器的人,建议不要冒险。搞得好的人,请将气孔数据在版内汇报交流。〕对于无相关工具与加工能力的车友,也可以使用粗铁丝做一个环,将化油器手动阻风的塑料柄与阻风支架连接起来;铁丝环的长度根据实验其阻风的适当开度,通常是在70~90%的开度,以不影响最大车速的提下,尽量减小阻风片的开度。实验完成确定后,用化油器上夹阻风线的那片有M7螺钉的铁片,将铁丝环夹牢固定。 八、改动加浓机构: 在目前MT技术状态下,柱塞式化油器若还是使用手动阻风片来帮助发动机启动给油,已经是非常落后、非常老土的行为;但还是频繁看到国内“改进”的化油器还在继续使用传统的阻风加浓,土得几乎令人作呕。根据去年俺在ZJ那里使用冰柜做的化油器严寒启动实验,充分证实在严寒环境下,使用阻风启动的效果不好,使用阻风的加浓作用与限制进气的作用呈正比,结果有加倍的燃油加浓了,就有进气压缩不足的嫌疑;给点进气保障缸内压缩比了,化油器后的负压就下降不保障燃油加浓。 对于汽缸,进气量=压缩比,对于保障严寒启动和加大马力非常重要;但严寒环境中,燃油的加倍也是非常重要,这两者的矛盾,阻风结构算是把它们给激化了。曾经长期使用带手动加浓的二冲化油器,那个方便简洁的效果,比四冲化油器的阻风结构好用很多。而这种关闭进气的阻风式化油器,在平时行车的使用中,想加油却把进气也给关了,摩托无法继续上大坡;不象有手动加浓的二冲化油器,可以在摩托车上坡时加油加力。 对于有条件的发烧友,可以设法将启动的燃油加浓做成附加的加浓结构,就象二冲TB50化油器那样,有单独的手动燃油加浓系统。也可以模仿踏板车的真空膜化油器,在柱塞式化油器上添加一个电热加浓,或是添加一个由微型电磁铁控制的电子加浓。最最简单的做法是给化油器的通气咀上连接一只橡胶气囊,冷启动时按两下,直接将化油器里的燃油挤到喉管里去。 熟悉电子技术者,可在化油器的通气咀上,连接一只超微型的直流电动气泵,(有点类似给金鱼缸增氧用的微型气泵。)其电路接在启动电机的电源电路上,只在启动电机运转时给化油器打气,提供加浓的燃油,平时不做动作。(其它的好办法还有些,但那些是需要在化油器开模前就做好设计的方案;对于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的化油器,要想实施改进会比较困难。)  九、安装“扰流钉”增加“二次雾化”: 目前的柱塞式化油器,几乎都是国内仿照倭人旧款的山寨货,一些传统经典的化油器结构,至今都未根据实际需要做点技巧性的改进。例如象化油器输出燃油的二次雾化问题,国内外至今都未作出相应的创新;所以这些化油器一到严寒季节,除了多给燃油,就没有什么可以保障火花塞顺利点火启动的措施。 根据俺去年在ZJ那边使用透明喉管观测化油器出油状态的结果,发现了这种可以改进传统柱塞式化油器雾化状态的办法;就是在化油器柱塞的后面,加上一枚“扰流钉”,让柱塞底部高速冲入喉管的雾化油汽,在撞到扰流钉的钉帽时,大颗粒燃油和油汽一起被钉帽打散分开,油雾犹如落地水花那样四下飞溅,可更加细碎均匀地洒遍整个喉管内部。 根据理论计算:当油雾气流以每秒50M/s的速度冲进化油器柱塞后面的喉管段时,如果扰流钉令油雾的拐弯半径为五毫米,那么油雾的所获离心力的理论值=51020倍。在这样强大的局部离心力作用下,油雾中尚未被怠速泡沫管雾化的燃油颗粒,会在此扰流钉的作用下,被离心力和撞击力撕得四分五裂,形成更加细碎的油雾。这种情况就象是一股水流从二楼落下,到地面之前还是整团液体状态的水;一但碰到坚硬的地面,马上就被撞击得四分五裂,变成四下飞溅的水花的道理一样。二楼水流落地才几米/秒的速度,化油器里怠速油雾的速度通常都在两百多米/秒左右,其撞击扰流钉时的受力状态近千倍于二楼滴水,其飞溅撕裂状态可想而知。 以TH90柱塞式化油器为例,虽然扰流钉的帽形很有讲究,但一般业余爱好者可以使用2mm的铝制铆钉来代替。钉帽的尺寸是直径3mm*高度2mm,铆的位置在柱塞后约5mm的喉管底部,钉帽正好挡住柱塞底部怠速油汽的喷出通道。通常化油器在怠速状态下,柱塞底部才露出半毫米通气缺口,油雾就象收拢的孔雀尾巴一样,贴着柱塞后面的出口管壁底部,呈水流状态向后喷去(射流附壁效应!);其中部分未雾化的大颗粒燃油,会因“附壁效应”而粘到喉管内壁上去,并不是全部均匀地潮湿整个喉管内部,只是局部油膜状态。 当化油器里添加了这枚扰流钉后,半雾化的高速油流在化油器内就会被此铆钉阻挡,油雾被撞击打散犹如孔雀开屏,整个喉管内壁上都被燃油潮湿。特别是大颗粒的燃油液滴也被如此“二次雾化”撕裂挥发,油雾中的油汽成分更加浓厚,令发动机更加容易点火启动,燃油的利用效率更高。 从喉管窗口与烟流录像来看,这枚扰流钉的作用在化油器怠速状态与小油门时最为强大,因为此时喉管内的负压较高(15%~30%FY),其效果不亚于专门设计的涡流喉管;但其代价只有两分钱,性价比实在是超级超值。(本来这种油雾实验应该是国家级别的研究所应用高速摄影机来做,不应该是吾等布衣小民来完成的,想想有点悲哀。) 但由于近代四冲化油器的怠速孔普遍都有个纵向工艺孔结构,所以在自己动手时,千万要小心从事:当此铆钉穿过化油器的怠速工艺孔时,若上下两端有些许漏气,对于化油器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打2mm的孔要相当仔细,千万小心!铆的时候要细心耐心,仔细将此铆钉与外界的结合面轻轻敲打合拢,一定要结合严密了!! (这是个对目前TH90化油器的改进办法,在某新款设计中,不用这么麻烦,直接铣半截扰流槽就OK。)  十、添置“负压自控进气阀”: 对于手工精细者,还有个可以实践的好办法,就是在空滤的进气口或是化油器的进气口前面,套接一只自制的“自动阻风阀”。其大致结构原理是这样:一段内部过气截面积两倍于化油器柱塞实际控气截面积的“阀体”,可以用塑料管子、盒子或金属片来做。里面有只塑料软管(类似牙膏筒那样的机油塑料软管。)或是耐用的橡胶小气球之类。(若是用橡胶小气球来做,气球里面要预先填满有弹性的泡沫塑料!)密封软管的气咀用气管连接到化油器与汽缸之间的喉管气咀上,由喉管内的负压来控制软管被吸瘪的膨胀程度。 平时此软管(或气球)是自然膨胀的,将“自动阻风阀”内的过气通道几乎全部堵塞,有利于化油器加大油门启动加浓油汽。一旦发动机启动,喉管内的真空负压就会将堵塞过气通道的软管吸瘪,使得过气通道内的过气截面变大,给化油器和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当柱塞式化油器突然间开大油门,喉管内顿时负压降低,此时“自控阻风阀”内的塑料软管又会自动膨胀复原一些,重新将阀体内的过气截面堵塞一部分,起到自动保持化油器系统维持最低负压的自控状态。 使用这样的“负压自控阀”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化油器输出的油汽浓度调节到刚刚好够用的地步,不需要做成象以前预备加大油门时所需要的预先富油状态。如此一来,化油器输出的油汽不会富油,(因为不用把它调节到富油状态!)也不会贫油,(因为负压控制的“自控阻风阀”会自动保持化油器系统不丧失最基本的负压!)发动机平时都是在不富油、不贫油的状态下工作,比起过去化油器有98%时间是输出富油的状态,可以节油减排很多。 这个靠喉管负压控制的“自控阻风阀”与踏板车上的等压真空膜化油器中的橡胶膜柱塞系统相比,其结构原理是差不多的,只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柱塞式化油器;而那些只会仿造倭款的人,暂时也还没有找到类似这样的东东。  十一:研制电动阻风阀: 俺有过一个早年设计的方案,就是将化油器进气口一端的手动阻风,改成电动阻风;让阻风的开度由发动机输出的电压/转速来自动控制,不再需要驾驶员动手操作。这个方案在技术原理上很简单:就是做一只力矩比较大的指针式电表头电磁铁,以此连动化油器上的阻风片;让此电动阻风的开度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发动机的转速越越高,此电动阻风的开度才越大。这样一来,柱塞式化油器就不怕因为提升柱塞所导致的负压丧失;化油器也不再需要预先调节到富油状态,可以随意开大油门,不怕丧失负压所导致的贫油。 这种电动阻风,因其开度是随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汽缸是吸气量!)而来的,可以随时保持化油器的最低负压状态;化油器一旦有了最低负压状态的保障,就可以将燃油输出浓度调节到正常的1/15标准状态。由于摩托车平时有98%时间是工作在化油器不缺少负压的巡航状态,预设富油也是为了2%时间的瞬间起步、加速;所以这样一来,化油器可以少输出很多的燃油,摩托车可以节油减排很多。(缺乏这类负压保持机构的化油器必须调节到富油状态!否则一提油门,马上就会丧失负压=贫油熄火!)    十二、联动阻风与联动加浓: 目前的四冲柱塞式化油器,柱塞前面多有一道旋转轴式的手动阻风机构,所以有的摩托车上除了油门线,还有根风门线和风门扳手(有的是风门拉纽。)。多此风门机构后,对发动机的冷机启动很帮助,但在操作上却有点繁琐;用手去动化油器上的风门扳手不够方便,使用风门线后,车把龙头上又多了一套东东。有种装置可以将风门线与车头的风门手柄省略,在冷机启动时不再多此手动风门的操作,这种装置叫做“联动阻风”。 “联动阻风”的技术原理很简单,只是在手工制作方面有点讲究,其大致结构是这样的:油门线不直接通到化油器,是通过此“联动阻风”支架,然后由另一根油门线带动化油器。在此“联动阻风”支架内,有一类似杠杆作用的限位机构,当油门线拉到最大限度时,如果还继续用力,此“联动阻风”支架就通过自身的风门线将化油器上的阻风摇臂拉动,让摩托车驾驶员以此极限油门的状态,来完成同时关闭手动阻风的动作。 关于此“联动阻风”支架,其局部结构有点类似早年某些二冲摩托的油门线支架,那是让机油泵开度与油门开度尽量同步的东东,把它改成此类“联动阻风”支架,只是一种简化冷机启动操作的机构。在具体设计时,要看各车的具体空间来安排,化油器上的阻风摇臂与扭簧也要做点相应的改动,平时不得影响到油门线的正常功能。关于此“联动阻风”支架,具体描述有点累赘,况且俺通常提倡加浓而不喜欢使用阻风,对于如此陈旧的阻风技术,在此就不多叙说。 关于“联动加浓”,实际上就是只外加的燃油加速泵,但在具体实施时与化油器上的加速泵又有点区别。也是利用此“联动阻风”的支架,只不过是支架的结构有所改变,在加油门的时候,带动另一根“加浓线”运动,去带动安装在化油器旁边的压气胶囊,或是用小香水瓶改装的燃油喷雾器。带动压气胶囊可以直接将化油器里的燃油挤到喉管里去,其作用类似化油器上的加速泵。带动燃油喷雾器则不同,是将燃油呈雾化状态打到化油器与空滤之间的进气导管内,对于严寒环境下的冷机启动和油门急加速,别有一番效果。关于这类加浓装置,其中具体做法也有些讲究;但由于是早期的陈旧技术,现已严重过时,麻烦累赘地搞上一大堆,还不如在新款化油器里改进一点点,所以在此也就不多叙说。   -----------------  关于柱塞式化油器的负压问题与弥补方法,这次就讲此十二点;上述所讲的东东,有些是俺在十几年前玩二冲老玉河时就搞过的,有些是去年在ZJ那里最新实验出来的成果,其中效果不容置疑,只是长期没对外公开。这些东东在实践中是不是好用,还须看各人的技术觉悟和工艺水准。 虽然这些东东已经不是本版目前最新技术,但对于诸位解决当前现实问题,还是很有帮助和借鉴作用;而且其中的一些东东,一般人还未必能做的出、做得好。在此公开一下,权当是给诸位爱车版友提供点关于化油器的基础常识和节油资料,也是为国内研究化油器开拓创新提供点思路。 虽然上述的这些东东在国内(也包含国外!)多数还没有实现和上市,但对于本轻摩天地版来说,已经不是最新技术。真正能体现吾等龙族传人的化油器技术,远远不止是上述这些建立在传统化油器经典理论上的东东;怎么样才是我们中国人自行创造的化油器水准?等俺搞好批产工艺问题后,再对外公开。。。
DSC00330.JPG
IMG_0155_副本.JPG
发表于 2009-9-1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的 用柱塞
。。。。。。。。。。。。。。。
发表于 2009-9-1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论.........................
发表于 2009-9-1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空的化油器回喷有太厉害,费油提速呆板,还是柱塞的好!!!!!!
发表于 2009-9-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发表于 2009-9-12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喜欢带加速泵的
发表于 2009-9-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的 用柱塞
。。。。。。。。。。。。。。。
句容王奇 发表于 2009-9-11 21:27

你那吊桶用的不错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没什么人关心化油器??
发表于 2009-9-13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大半,好累
LZ辛苦了
发表于 2010-1-1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哪高人,学习了。我正好在研究化油器。受益非浅。
发表于 2010-1-1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楼主越野车用哪种化油器好?{:1_113:}
发表于 2010-1-1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换个国产40的口径装上去。,什么都解决了~~~~~~
发表于 2010-1-1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1_121:}{:1_121:}{:1_121:}
发表于 2010-1-1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大半,好累
LZ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7-7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