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38|回复: 33

库车生活之-天下摩友是一家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2:42 编辑



27日,接到阿克苏涛哥电话,说有大连摩友途经库车;

28日,大连摩友从大连出发,经西藏-新藏线-叶城-喀什-阿克苏-库车,

中午四点,贝塔、我、宁宁刚从名族市场吃完午饭,路上就遇到了大连摩友,(后称老柯)

入住安排完毕后,下午18点带他去苏巴什古城,克孜尔尕哈烽燧。。晚上新疆烤肉

29日早,吃完早饭,在宁宁店里维修好车辆喇叭,送至高速,直奔巴轮台。。。预祝接下来的旅途一切平安顺利

库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帖中会有详细说明

爱生活,爱新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2:36 编辑

龟兹文化是个大话题。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重要的城邦国之一。时间跨度自西汉至元明,空间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南疆的库车、拜城、沙雅、新和、阿克苏、温宿、巴楚和轮台等县。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和唐代的安西大都护府均设在龟兹,龟兹一度是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龟兹作为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其文化呈现出多元荟萃的特征,我们可以在龟兹文化中看到地中海文明、南亚次大陆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影子。   但是龟兹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本土化”过程,在本地文化的土壤里,吸收外来文化因子,最终造就了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龟兹文明。比如,佛教传入龟兹后,诞生了影响东方的龟兹佛教及其艺术;龟兹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龟兹涌现出鸠摩罗什等一大批高僧;龟兹乐舞代表着西域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风靡一时,甚至还东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其实,在公元后的1000多年里,一个地域如此狭小的西域绿洲城邦国,对东方竟能产生巨大而长久的影响,真是十分罕见。  
龟兹文化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龟兹人苏祗婆、白明达两位著名的音乐大师,把龟兹乐传入中原,作为隋唐九部乐之一,深受中原帝王和广大民众的喜爱。隋唐宫制的10部乐曲中就有《龟兹》乐部。后龟兹乐器、乐曲和舞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缅甸等国。高丽乐器有14种,其中弹筝、笙、筚篥等就是由中国传去的,筚篥源于龟兹,在朝鲜至今仍然还在流行,已达千余年。日本乐曲大曲和中曲中的《春莺啭》、《感皇恩》、《苏莫遮》这些乐曲,都源自龟兹乐曲。特别是有名的龟兹舞蹈,宋朝大诗人沈辽写诗赞道“龟兹舞,龟兹舞,始自汉时入乐府……衣冠尺得画图看,乐器多因西域取。”这首诗凝练传神地尽现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2:44 编辑

苏巴什古城,位于新疆库车城郊的北山龙口,古城前方,三山对峙,地势险要。并有山泉由龙口喷薄而出,汇入蜿蜒曲折的库车河。   古代,苏巴什是有名的女儿国。苏巴什古城傍山而建,面积约五千平方米。虽历尽沧桑,但旧城堡的墙垛、苏巴什古城(6张)?台墩、烽火台、辽望孔仍依稀可辩。城堡之上,视野开阔,龙口喷泉,层叠山峦,一切尽收眼帘。身临其境,不难想象女儿国当年的雄伟气派。   相传女儿国由于水质原因,历代只育女不生男,绝无男丁。当地的姑娘从不外嫁,外地小伙只有入赘女儿国,做过门女婿,才能和她们结婚。但婚后也尽生女孩,世代如此。女儿国属母氏社会,国王、文武官员以至卫队长,掌权者均是女性。宫廷杂役,生产劳动,守卫城堡等等,全属入赘女婿(男人)职责。   女儿国曾经显赫一时。当时,山上的游牧部落,唾涎这块风水宝地,曾多次入侵。他们举着马刀、骑上战马,把城堡围得水泄不通,企图威逼国王献地投降。但女儿国举国上下,万众一心,誓死守城。所有官兵皆走上城堡,用匕首、弓箭、长茅、石块,坚守国土。加上城内粮食充足,饮水方便,后勤供应均有保障。特别是头上插着羽毛,肩上披着纱巾,身着战袍的女卫队长,昼夜到城头巡视,部队士气大振。她们趁入侵者久攻不下,人困马乏,军心涣散之际,女卫队长率领全体战士,连夜冲出城堡,奋勇投出手中的长茅,尤如万箭齐发,打得敌军人仰马翻,最后不得不狼狈逃窜。   历史无情,一度称雄的女儿国,后来还是消亡了。据说,女儿国的覆没,并非外敌入侵所致,而是由于一次地震引起的山洪暴发,一夜之间,滔滔洪水即将城堡吞没,女儿国也随之消亡。   现在,苏巴什古城遗址,已成为旅游景点,常有国内外人士,特别是考古专家,不远万里,到此观光考察。

距离库车不是很远, 一会就到了苏巴什古城

距离库车不是很远, 一会就到了苏巴什古城
IMG_2571.jpg

商店老板收藏的一些石头

商店老板收藏的一些石头
IMG_2573.jpg
IMG_2574.jpg
IMG_2575.jpg

胖弟充当热情的向导

胖弟充当热情的向导

苏巴什古城简介

苏巴什古城简介

遍地野西瓜,正值开花季节

遍地野西瓜,正值开花季节
IMG_2579.jpg
IMG_2580.jpg
IMG_2581.jpg
IMG_2582.jpg

也许曾经是一段城墙

也许曾经是一段城墙

沧桑岁月雕刻

沧桑岁月雕刻
IMG_2585.jpg
IMG_2586.jpg
IMG_2588.jpg
IMG_2589.jpg
IMG_2590.jpg
IMG_2592.jpg
IMG_2593.jpg

胖弟给老柯介绍为什么新疆的羊肉这么好吃,都是因为吃戈壁的植物

胖弟给老柯介绍为什么新疆的羊肉这么好吃,都是因为吃戈壁的植物
IMG_2596.jpg

谁的水蛇腰!?

谁的水蛇腰!?
IMG_2598.jpg
IMG_2599.jpg
IMG_2600.jpg
IMG_2601.jpg
IMG_26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城遗迹 以皮朗古城和明田阿达古城比较重要。皮朗古城位于库车东郊沁色依河东岸,乌恰河流穿城内。该城是汉代龟兹国都延城、唐代龟兹国都伊罗卢城所在地,俗称龟兹故城。城略呈方形,周长约7公里。城墙夯筑,残高约 2~7.6米。城内仅残存6个高大的夯土台基,这些台基附近发现有子母砖,唐式莲花纹瓦当,筒瓦;陶罐、陶盆;唐代的开元通宝、建中通宝,以及铜铁器残件等。明田阿达古城在库车东北约7公里处,位于乌恰河与伊苏巴什河之间名为明田阿达的戈壁高地上。该城现存主要遗迹相当于唐代,并延续至回鹘时期。城有内外两重,内城长方形,东西约150米,南北约72米。城墙夯筑。城内残存两个夯土台基,东台基似为佛塔基址,台基旁有残房址。在内城之西、南城墙外散布着17个夯土台基,其中有些是塔或寺的基址。外城仅残存北墙和东墙,为土坯垒砌,北城墙残长约240米,东城墙残长约1825米;北城墙有城门遗迹。此外,沿外城墙内侧的北墙和东墙分别见有1个和7个20米见方的土坯建筑,城内遗物主要有汉文佛经残纸,汉文纸文书,正面写汉文、背面写回鹘文残纸,印制佛坐像和佛塑像残件,以及子母砖、残陶器、残木器等。其中一件唐代汉文纸文书尚残存“佐卫率府广济府卫士王万二千字”字样,从外城内的8个方形建筑、及内外城之间的广阔空地来看,该城可能是唐兵驻守之地,用以保卫龟兹都城和安西都护府。   寺院遗迹 龟兹向有“佛塔庙千所”之誉。以雀梨大寺和阿奢理贰伽兰遗迹最为著名。雀梨大寺又称昭怙寺,遗址在龟兹故城北约23公里处,建于苏巴什北铜厂河两岸小山岗上。现存主要遗迹相当于唐代,并延续至回鹘时期。该寺河西部分在山岗的北、中和南部各有一座方形土坯塔,塔旁有寺庙遗迹和石窟。在山岗的南端有一座方形寺院遗址,周长约318米,围墙夯筑。残高约10.80米。寺门在南墙中部,门外建影墙。寺内以东西并列的一座大殿和方塔为中心,在其南北还残存一些佛殿和僧房等建筑遗迹。此外,在寺院之西和北面山梁上尚有些零星寺庙基址。该寺河东部分,山岗的北、中和南部亦各有一座土坯塔。山岗北部临河一侧有一段长约78米的土墙,在南部土坯塔之东隔沟有东西向的3个石窟。寺内遗物主要有塑像、壁画;龟兹文、汉文和回鹘文文书;以及唐代“开元”“乾元”、“大历”、“建中”通宝、库思老二世银币和舍利盒等。在所有遗物中,以被伯希和与渡边哲信掠去的圆形舍利盒最精致。其中一件盒盖上画有翼童子4人,分执箜篌、琵琶、笛等乐器;盒身周绘7个戎装舞人,其中2人戴猪头面具。描绘工丽生动。这件珍贵的工艺品是研究龟兹乐舞的重要资料。阿奢理贰伽蓝遗址在库车西约20公里的渭干河西岸,北与库木吐石窟相对。寺院遗址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方形,周长约380米。寺门在东壁中间偏北,寺内中间有一小院,四周分置佛殿、“书库”、方形基座高塔和僧房。在此院之北另有一长方形小院,两者相通,亦配置佛殿、高塔等建筑。遗址盛期约在唐代,主要遗物有塑像、浮雕佛像、木雕小佛像、壁画残件、汉文佛经残纸,以及唐“开元”、“大历”、“建中”通宝等钱币。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2:49 编辑

历史无情,一度称雄的女儿国,后来还是消亡了。据说,女儿国的覆没,并非外敌入侵所致,而是由于一次地震引起的山洪暴发,一夜之间,滔滔洪水即将城堡吞没,女儿国也随之消亡。
IMG_2604.jpg
IMG_2605.jpg
IMG_2606.jpg
IMG_2607.jpg
IMG_2608.jpg

据说从这里挖掘出一具千年女尸

据说从这里挖掘出一具千年女尸
IMG_2610.jpg
IMG_2611.jpg
IMG_2612.jpg
IMG_2613.jpg
IMG_2614.jpg
IMG_2615.jpg
IMG_2616.jpg
IMG_2617.jpg
IMG_26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2:54 编辑

巍然城堡踞三山,金戈铁马镇雄关。
  
女儿王国今何在,羽冠银装美名传。
IMG_2619.jpg
IMG_2620.jpg
IMG_2621.jpg
IMG_2622.jpg
IMG_2623.jpg
IMG_2624.jpg
IMG_2626.jpg
IMG_2627.jpg
IMG_2628.jpg
IMG_2631.jpg
IMG_2632.jpg
IMG_2633.jpg
IMG_26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3:11 编辑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最完整的烽火台: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地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西北14公里的雀尔塔格山南部盐水沟。高15米,夯土(间夹红柳、芦苇)建筑。   始建于汉武帝时代,沿用至魏晋。它东连轮台拉依苏烽火台(西域都护府境内),孔雀河烽燧群和楼兰烽火台,远至敦煌玉门关、阳关……最终通达长安城。2000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烽火台是汉朝军事通讯设施之一,它曾经维护着西域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信息传递,可追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时候,乘车传递曰“驵”,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火,各地诸侯必须立马带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常以狼粪代替薪草,因而“燧”又别称为“狼烟”。烽燧制度很严格,规定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如举一道烽或燧,示意来敌500人,500人以上举二道烽或燧,等等。乘马、乘车及烽火传递,相互依存,沿用至清。   日常管理烽火台的官吏叫“燧长”,带领一班人马日夜守候,随时受命发出或接收信息。头领有病请假,必须经上级批准方可。汉高祖刘邦曾经就是秦王朝的一名“燧长”。可见,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通达数千里。信息传递,几千里距离,烽烽相传,燧燧相接,一日到达,比当今的火车、汽车还要快速。可谓“光通讯”。
IMG_2654.jpg
IMG_2655.jpg
IMG_2657.jpg
IMG_2658.jpg
IMG_2659.jpg
IMG_2661.jpg
IMG_2663.jpg
IMG_2664.jpg
IMG_2668.jpg
IMG_2637.jpg
IMG_2639.jpg
IMG_2640.jpg
IMG_2641.jpg
IMG_2644.jpg
IMG_2645.jpg
IMG_2646.jpg
IMG_2647.jpg
IMG_2648.jpg
IMG_2649.jpg
IMG_2650.jpg
IMG_26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3:16 编辑

去烽火台的必须穿越一段戈壁,1200GS的通过性还是非常不错
IMG_2669.jpg
IMG_2670.jpg
IMG_2671.jpg
IMG_2672.jpg
IMG_2674.jpg
IMG_2675.jpg
IMG_2676.jpg
IMG_2677.jpg
IMG_2678.jpg
IMG_2679.jpg
IMG_2680.jpg
IMG_2681.jpg
IMG_2682.jpg
IMG_268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胖张 于 2011-5-30 03:26 编辑

途经很多古迹,ZF正在保护中
IMG_2686.jpg
IMG_2687.jpg
IMG_2688.jpg
IMG_2692.jpg
IMG_2693.jpg
IMG_2686.jpg
IMG_2687.jpg
IMG_2688.jpg
IMG_2692.jpg
IMG_2693.jpg
IMG_2694.jpg
IMG_2695.jpg
IMG_2696.jpg
IMG_2697.jpg
IMG_2699.jpg
IMG_2700.jpg
IMG_2701.jpg
IMG_2702.jpg
IMG_2704.jpg

晚上,新疆馕坑烤肉,拉条子,啤酒。。

晚上,新疆馕坑烤肉,拉条子,啤酒。。

喇叭线断了,重新收拾一下

喇叭线断了,重新收拾一下
IMG_2712.jpg

收拾行装,准备下一个旅程

收拾行装,准备下一个旅程
IMG_2714.jpg
IMG_2715.jpg
IMG_2716.jpg

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
IMG_2718.jpg
发表于 2011-5-30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片片,摩友一家亲!
发表于 2011-5-30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摩友一家亲!{:1_132:}
发表于 2011-5-30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天下摩友是一家
发表于 2011-5-3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天下摩友是一家
发表于 2011-5-3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赏古迹,又学历史,好帖!{:1_132:}
发表于 2011-5-3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天下摩友是一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4-20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