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91|回复: 37

春到太行游大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2 20:39 编辑



4b1bc549ta10acffe97fb&690.jpg


按:这是我第一次骑车出游的游记,如同刚刚戴上红领巾的一年级小学生,有欣喜,有感动,更有收获!在一些三四年级、初中生、更或者高中生的眼里,戴上红领巾也就那么回事,没有必要说些什么。呵呵,或许你们这些“老鸟们”现在缺失的恰恰是当年的那份心情吧!


再者,感谢阳泉长风摩托车俱乐部的雷神策划了这次活动,感谢七夜兄弟的接待,更感谢千面恐龙的热情引领!


第三,要说明的是,下面部分文字摘自网络,并非全部原创,所附照片部分是千面恐龙拍摄的,特此说明。


在盂县梁家寨乡的深山沟谷中,有一个神秘的古村落大汖村。

先认识一下“汖”字,“汖”,康熙字典里说读pìn,意思是“剥取麻的茎皮”。但当地人念chang,(音接近“仓”)。

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此地有三汖,每逢雨季大水就会从几百米高的悬崖分三层落下,第一层称为大汖百米高,二汖高次之,三汖直到山崖顶端。


村庄坐落在斜坡上,在大约6000平方米、呈45度坡的大山石上仅靠黄泥、木料、石头混杂建筑了十三层百余间石楼石窑木屋,鳞次栉比、椽檐相接的房舍顺势而上。依山石开凿的小道串通了户与户、院与院,形成了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布局合理、高低落差几百米、别具一格的神奇古老美丽的小山村,因此被称为太行山上的“布达拉宫”。尽管百余院落中三十座房屋已坍塌无状,四十余座摇摇欲坠,但放眼望去,颇有气势。



全景照片(加文字)_调整大小.jpg


    村庄已有800多年历史,因为大山的阻隔,大汖至今还保留着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古朴与宁静,也因为大山的阻隔,今天的大汖显得孤独而寂寞。十年前,大汖村有85户,320多口人。现在,大汖实际常住的只有11户,17口人。其中,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多岁。


20110416大汖-038.JPG

村民合影(翻拍)


春风吹开了花朵,吹绿了树叶,也给这里带来了许多希望。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37.jpg

大汖村,这就是我第一次驾车出游的目的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7-17 12:32 编辑

准   备



    第一次驾车出游,心里还有些忐忑。头天晚上还几次醒来。车友都是QQ群里认识的,从未谋面,只在电话里和车友七夜联系过,怕在路上拖大家后腿。第二是不知道准备点什么,群主雷神倒是说了,“带上你认为有用的东西”!听起来是“废话”,实则就是这样。我带了点中午吃的喝的。再者是打印了一份地图。


市政府到梁家寨.jpg

闫贾线到大汖村示意图.jpg

出 发

早6:00从家里出发,到小阳泉首航门前集合。

感谢车友七夜兄弟5:30就过来等着了,而且还给大家开了壶热水。


20110416大汖-001.JPG
起始公里数:31864.7公里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01.jpg


20110416大汖-002-晴空万里.jpg


出发时有11辆车,14个人。我们的队长是千面恐龙,其余车友还不太熟悉。


小 憩


第一站休息地点选在了藏山山门下,在这里又等来了3位车友,现在车队是14辆车,18个人。

20110416大汖-004-晴空万里.jpg

晨光中的藏山山门

20110416大汖-011-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12-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09-晴空万里.jpg



队长:千面恐龙


20110416大汖-005-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07-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13-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15-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04.jpg

我的车已经10年了!其他车友的车有3辆最新出产的新本战神,有新本战鹰,钱江龙等等,我看看里程表,都不超过10000公里,都是新车。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2 22:46 编辑

进  山



从藏山经苌池、上社、下社,沿S214和滹沱河一路骑行。路况非常好,车少,空气清新,车速一路保持在60—70km/h。我的车还可以在5档时只通过加减油保持速度。骑车出游,关键就是路上的心情和风景。

在离梁家寨温泉大约4公里处右拐,离开闫贾线,走硬化的乡村道路。岔口处离大汖还有4公里远,恰逢当天阳泉的摄影爱好者俱乐部和交通广播台一起组织走进大汖摄影活动,路边还有交警执勤,很热情的为我们指路。

20110416大汖-018-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09.jpg

20110416大汖-02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24-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29-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28-晴空万里.jpg
山路弯弯,小溪汩汩

大 汖

小的时候就曾念过:太行深处有人家。虽然我就生活在太行山区,但真正的太行啥样,人家如何,是没有切身体会的。当我钻进大山的沟壑,沿着宽度只能行走小车的土石山路,看着身边清晰在眼的太行山容颜以及刀砍斧劈的嶙峋巨石,弯弯曲曲地爬上盂县梁家寨大汖村时,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山深处,什么叫深山人家。从沟口到大汖只有4公里的路程,我们骑车却走了将近40分钟。山势凌厉、峰峦险峻的太行犹如不容侵犯的天兵天将护卫在山村的周围,而蜷缩在它怀抱中的大汖是那样的安详古朴,听天由命;又是那样的深藏难露,孤独寂寞。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21.jpg

泉水从大山岩石逢中流出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26.jpg

站在对面山上远眺大汖——盂县的布达拉宫(队长千面恐龙摄)

远眺大汖(4组合).jpg


20110416大汖-031-晴空万里.jpg

  当我站在大汖村口已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槐旁,仰望着挂在山腰之上的座座小院、户户人家时,心中还是不禁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油然而生。是为它貌似布达拉宫的参差之美?还是为它历经千年风雨而未改的古朴原始?是为令我们仰视的古人智慧和精湛技艺?还是因村子深藏太行深处、远离时下尘世喧闹的寂寞与无奈?都是,也都有吧。

与布达拉宫相仿,大汖是一座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的村庄。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层层叠加,参差错落。挂在巨石山坡上的山村是没有普遍意义的街道的,只有窄窄的石头小道相通,人们进出往来,只能靠一双脚。当年,山里人硬是将碎石和黄土用背篓一筐筐背上山,和泥砌墙,建成了平房、二层楼、三层楼和下窑上房的多种木石建筑。自下而上,参差十多层,80多家,依偎生存。最高处的房子,海拔达800米。

而今,行走于这个石头村,你会觉得日月的时钟仿佛曾经停摆。还是那一面面黄泥碎石砌就的屋墙,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浸洗,越发地古朴;还是那一片片深灰的旧瓦,多年的日晒雨淋后,更加得沧桑。我们随意走进了一个小院,不大,宽约3步,长也就十多步。就这么点儿地方,东南西北都盖着房子,足见这里的寸土寸金。小院的地是石头面儿的,进家的台阶也是石头的。黄褐色的传统木门窗简单朴实,让人联想到了“柴门”二字。院里的墙上挂着博物馆级的原始农具和生活用具,屋里的顶棚和墙上糊满了报纸,家里摆着“难得一见”的躺柜、木箱、风箱、水缸……


工具.jpg

这样原始古朴的风韵,离我们这些城里的现代人很是久远了。

我们不知道,大汖的缔造者当年为啥会选择太行深处的这片山洼洼建造自己的家园,因为,从生存的角度看,实在是艰辛。即便是今天,依然如此。

大汖村通往山外的那条盘山路是1989年才修的,过去,大汖人出山走的是另一条山间小路,靠的是一双腿脚。从大汖走到山外的平坦处,一般人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那条隐没于大山间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细细腰带的老路,仍然是没车的大汖人出山的选择。今天的大汖人依然过着古老而纯朴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喝的是山上流下的泉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基本不上化肥的土豆、小米。村里没有商店,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村民量个血压,也得走到山外。

深山里的大汖石头比土多,寸土寸金。挂在山上的土地都是村民依山况开垦,大大小小,不成方圆。国家丈量土地都没法以亩算,而大汖人则以“堰”计。“你家有几堰地?”这就是大汖人的说法。

与大汖相伴的太行峰高坡陡石头多,连农家人常用的毛驴、骡子、黄牛都上不了山,因此,大汖人耕种挂在其上的一堰堰土地就备尝艰辛。不能担,不能挑,只能靠人背。春天,村民靠背篓把种子肥料一筐筐背上山,秋季,他们又将汗水换来的五谷一肩肩背回家。年年岁岁,从古至今。所以,走遍大汖,不见一头大牲口,因为它们在这里没用。背篓,这个本不是北方人常用的东西,反倒成了大汖人离不开的生产和生活用具。

背篓.jpg


大汖是古老的,也是艺术的。这个既有布达拉宫建筑风韵、又具江南味道的深山小村,在三晋的黄土地上是如此得风情别具。面对这一没有大师设计、但犹如大师设计的农家建筑,面对古人的精湛技艺,面对先人们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聪明智慧,我们这些又进化了千余年的所谓现代文明人,只有叹服,只有仰视。能在如此的一亩三分地上建造出如此艺术的居家住所,能在这么不易生存的天地里世世代代延续至今,可见人的韧性和伟大。

20110416大汖-034-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35-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37-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44-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5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51-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53-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63-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7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72-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79-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81-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82-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93-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94-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95-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96-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97-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98-晴空万里.jpg

那大汖究竟寿高几多?在大汖的一处山崖里,曾经发现了7尊石佛,现今仍保存在大汖村。那尊最大的石佛背上刻的文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辨。按石刻记载算,大汖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因了大山的阻隔,大汖至今还保留着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古朴与宁静,这于我们这个喧嚣的尘世,是那么得稀有珍贵;也因了大山的阻隔,今天的大汖是那么得孤独寂寞,甚至无奈。十年前,大汖村还有85户,320多口人。现在,大汖实际常住的只有11户,17口人。其中,最大的86岁,最小的48岁。由于久不居住,村子里的不少房子塌毁严重。村长指着一处荒草丛生、塌得只剩下半边残墙的房子告诉我:这曾是村里最好的房子。

20110416大汖-09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87-晴空万里.jpg


古朴与宁静,孤独与寂寞,理想与现实这对伴随人类始终的矛盾,活生生就摆在大汖的面前。何去何从?卫星都上天了,指望年轻一代继续做深山古村的守候人,显然很不现实;那么,随着老人们的离去,难道就让这座别具特色、不可复制的千年古村自生自灭?

大汖不大,村也无名。但它就像一扇古老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人类农耕文明的足迹,获取许多历史信息。它也是一个活的样本,阅读它,我们可以知道,人类曾经这样走过。我不知道,像大汖这样的古村还有多少,但我知道,随着历史的一页页翻过,这样的古村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稀有珍贵。

大汖有个村民叫韩二黑,他被村里人称作“半仙”。他去世时对村里人说:大家尽量不要搬走,这个村将来一定会红火起来。我们不迷信,但我们祈愿他的话能变成现实。不管是政府、集体还是个人,如果能为大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尽责出力,那岂止是大汖人的福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3 17:39 编辑

摄  影

16日当天恰逢阳泉901车友俱乐部的摄影爱好者来大汖搞活动,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生机。好客的大汖人不仅准备了秧歌舞,还埋锅造饭款待大家。


20110416大汖-03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4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58-晴空万里.jpg

模特

20110416大汖-041-晴空万里.jpg

这也是模特!而且是原生态的!

20110416大汖-042-晴空万里.jpg

摄影作品


20110416大汖-056-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59-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60-晴空万里.jpg


20110416大汖-061-晴空万里.jpg


摄影9组合.jpg


熙熙攘攘的摄影爱好者们


20110416大汖-102.JPG


真正的埋锅造饭!盂县产煤但这里没有煤炭

20110416大汖-101.JPG



中午饭是开锅拉面流水席。浇的臊子是白菜粉条。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3 22:28 编辑

下  山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39.jpg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55.jpg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56.jpg


沿途风光

20110416大汖-135-晴空万里.jpg

山路边清澈的小溪

20110416大汖-董师傅058.jpg

中午休息的地方——中岔口村

午餐6组合.jpg

队长的午餐

20110416大汖-136-晴空万里.jpg

现代文明的污染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3 23:28 编辑

弯  道

出了大汖,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向牛道岭驶去。

1.jpg


2.jpg

牛道岭海拔1343米,是梁家寨全乡最高峰。牛道岭是盂县和五台的分界线,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长石、大理石、花岗石和铁矿为著。在山顶可以清楚的看到东西两边的山脉构造截然不同。队长对这里极为熟悉,给我们讲了很多地理知识。

3.jpg

山顶(再往下走就到五台地界了)

4.jpg


5.jpg


6.jpg


五台山方向

7.jpg

队长在讲解

8.jpg


东面和西面的山脉结构截然不同,

听队长说下面还能看见冰川时期地球板块撞击的痕迹


    牛道岭的山路都已经硬化,偶尔有逃避出省收费的大车驶过。看下面的卫星地图,没有去过的人也可以感受到山的陡峭和路的弯曲。我们骑行在14公里弯道上,不停的进弯、压弯、出弯。

9.jpg


10.jpg


看卫星图片显示的弯道

11.jpg

下山途中

山脚下的椿树底村海拔在200米左右,到达山顶,海拔落差1100米!山脚下已是春意盎然,山顶还是枯草遍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腰桃花始盛开”,一山有暮冬、初春、仲春、季春四月景色。更喜人的是山间随处可见岩壁上渗出的泉水,泉水叮叮咚咚一路伴我们下山,在山脚汇成了一汪碧绿……



12.jpg


13.jpg


14.jpg

远处星星点点的都是山桃花。越往下走,春意越浓。

15.jpg


16.jpg




半山腰的骆驼道村

17.jpg


18.jpg




在半山腰的岩石缝里接了几壶水


20.jpg




山泉流到山脚下,汇成一汪碧绿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3 23:55 编辑

回  家

一路滑行到山底,15:30,准备返程。下午的公路上来往的大货车、拉煤车多起来了,速度也相应慢了些。16:30,返回到藏山,一行人到藏山停车场合影留念。


21.jpg


22.jpg

还是我们的队长千面恐龙在忙活着。


23.jpg

24.jpg

25.jpg



车到盂县,一辆车的前胎扎了,大家七手八脚的帮忙,半小时后顺利换了一条新内胎。


26.jpg


27.jpg



虽然和队长千面恐龙只有这么一天的交往,老哥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安全第一、欣赏风景的摩旅精神,热情服务、乐于助人的队长风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没有他的引领,我的第一次摩旅可能就是在路上不停的奔跑,而错过了沿途的风景……

18:30回到家。全程274公里。

28.jpg


期待下一次摩旅……


发表于 2011-4-2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重新发照片。
发表于 2011-4-22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见片子{:1_12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odi234 于 2011-4-22 18:09 编辑

回复 8# 杜克


前辈: 所有照片都看不见吗?我都可以看见的{:1_12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玩行天下


    我马上重新上传{:1_121:}
发表于 2011-4-23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 QQ空间照片不可引用{:1_127:}
发表于 2011-4-23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旅快乐!当时我也在现场,还一次次邀请你们留下来在村里吃饭,恐龙兄弟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埋锅造饭。
上一张恐龙兄弟在山上的图片,外加一张我的参展图片。下次活动一定叫我哟,我也和大家一块热闹、热闹,哈哈。
发表于 2011-4-23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1_131:} {:1_132:}
DSC_0310.jpg
DSC_00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鹰版主的光临!

和你们这些老前辈在一起跑跑那才长知识呢!哈哈{:1_121:}

期待您的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5-18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