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cho_n9O8i

【长篇连载】《Echo的摩托日记之滇藏丙察察》第二季 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发] 【长篇连载】Echo的摩托日记之滇藏丙察察(6月29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Echo_n9O8i 于 2016-7-29 14:25 编辑

2015年9月30日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我们进入了西藏境内,进入了“丙察察”(丙中洛乡—察瓦龙乡—察隅县)。
早上我走出门看看这个在黑夜里收留我的地方,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停留地,正如旅店汉族老板娘脸上骄傲的表情,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挨店,不留下就得朝前赶路,而疲倦的夜晚是少有赶路的心情的。所幸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石月亮乡”。
汉人将生意开到了高山峡谷。为了发展,他们大概是了不起的,为此远离家乡。
在福贡县四处可见指向“丙察察”的路牌,这个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给沿线带来一种意气风发的气质。县里的加油站由兵站管理,举着油枪的新兵此刻并不开心,他气鼓鼓地立在那里,换班的战友为什么还不来?他的情绪专注而绵长,俨然使他成了这里的主角,加油的客人让着他,宠着他,甚至觉得他可爱起来。
坐进县城的一间小食店里,墙壁上挂满宗教的图腾,一个老婆婆守在里面。这里的人仍然信奉基督教,他们不但自己相信,同时还鼓舞其他人去相信。
食客里坐着汉族老乡,他推荐我们一定要去独龙江看看,而后用汉子的木纳描述着那里的美,又用男人的缄默表达着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爱意,就如同对她傈僳族的妻子讲。透过在云南的汉族人的眼睛,能看到一个路不拾遗的民族。在汉族同胞看来,云南人的这种自觉,不单单出于信仰,就像种子一样,一个小孩生下来看到的便是这样的传统,等他长大后又用同样的方式影响自己的孩子,就这样薪火相传,讲不出道理。
独龙江再往西几十公里便到了中缅边境。作为边境线上的天然屏障,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山傍河,人类往往依据大自然不同的模样,建造不同的家园。
前方路阻且长,我们这些卖时间的人啊,独龙江却是不能去的。
明天就是秋天里的国庆节,城市的中午不管这些,它仍然是滚烫的,这种滚烫消磨着行者的斗志。快些走吧,前路别有洞天,那里有不同的气候与值被,是另一番的滋味。我们在上坡处将一件件骑行装备套在身上,在反光镜中看到老婆婆张望的脸,没有生意的时候,她就坐在店门口的凳子上张望。我转身朝她挥手,她看看自己的左边,又看看右边,最终反应过来,用力摇着她的右手。等我们消失在坡顶,她立在那里,仍然在回味。
越靠近西藏,民族氛围越发浓郁。那么多少数民族聚在一起,眉宇之间 ,就像同一个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他们背起竹篓,拔一堆草,种几行蔬菜,郑重而又忙碌。作为一个积极的劳动者,竹篓象征着一种身份,孩子生下来被放在竹篓里,孩子长大一些,再背起同他年龄相衬的竹篓。男女老幼,下地、赶集、看孩子,日子全装在一个竹篓里。他们不停地劳作,不言不语,从来不问为什么。
在小学生放学的时间,我们抵达贡山县。随即扎在学生堆里,沿着一条机耕路往下滑,穿着校服的学生,无忧无虑,有着城里孩子的气质。他们不知道,在与这条水泥路相连的地方有那样一条贫瘠的土路,虽在同一片蓝天下,却是世界之外的地方。
两个结伴回家的学生走累了,在路基上坐了下来,一边吃着书包里的干粮,一边望着眼前的山川。两个学生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很陶醉,而我这个外乡人感受到了;等他们考上大学去到不同的城市,一边享受着城市的便利与现代,一边又囿于一格一格的单元楼时,不知道会不会怀念坐在一座山头看另一座山头的感觉。
丙中洛很快就到了,乡镇的入口就是门票收费处。国庆假期将至,丙中洛乡已加不到汽油。休闲自驾游的朋友在丙中洛拍完照后,纷纷调头返回城市。对于我们,丙中洛却是此次旅程的真正起点。
书的丙察察就要出现了,这种感觉如同去见一位从未谋面的老熟人,期待又害怕失望。
到达秋那桶村,看到放牧的人群晚归。回家的路上,阿妈带着三岁的儿子放牛,小男孩欢快地拿着树枝赶这头牛,如果他不去赶,阿妈就会替他赶,那样就失去了欢乐。为什么少数民族的身影永远是忙碌的?他们有手机,却从没有人对着手机发呆;他们有娱乐活动,却不见棋牌场面。我想,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劳动就是娱乐,劳动就是教育!他们刀耕火种,自给自足,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商店的水永远只卖两块,即便这瓶水本可以洛阳纸贵。没有去世俗化,甚至是缺乏野心,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于汉族的一方面原因,也是他们更快乐的根源。
进入丙察察后,平均时速10公里,这条奉为国内顶级越野路线的公路,很像一个贫困村被废弃的土路,每平方米都有土坑与石子。本身难度不大,但是将这样一条路嵌在峡谷之上,临江临崖,路基蹋陷,崖体松动……去那里的人有一万次下地狱的机会。至此丙察察就被神化了,就变得非去不可了。
月光照下来,夜骑开始了。夜晚将人的勇气与恐惧全部扔进黑暗里,两侧的峡谷看不见了,这对于恐高的人是一种恩惠。车轮碾着石子路,那一头就是西藏。石子路没走多长,半米高的涉水路段出现了,头顶的瀑布泻下来,淌过路面,流进一侧的峡谷里。在无人的夜晚,瀑布的水声夺去了我的勇气。此刻,走在我们前面的藏民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就这么轻松地通过了,没有留下任何争斗的场面。既然藏民能通行,安全系数就是有的;可是回头看看这块瀑布的冲力,还是搞不懂他是如何通过的。经过层层思想斗争,小马决定过河,我看着樟脑试探着冲向涉水路段,瀑布若冲他下去,我连一根绳子也没有,我几乎是一个看客,好在最终成功冲了过去。过河后的小马顿悟,生存在大自然,需要的是绝对的勇气加相对的技术。
缘峡谷,忘路之远近,一入滇藏界。风尘朴朴又雨露沾身,我们与流民的区别是什么?在滇藏界碑下,这种思考异常清醒,我们不是流民,因为我们心中怀想着远方的目的地。
人类为了延续活动的时间,发明了电灯。只有电灯没有电的松塔村仍在顽强地活动着,年轻的藏族小伙在坡上的棚子里玩着台球,时而发出的欢呼声,是这个村子唯一的声息。敲开一家小卖部的门,30块钱一个床位,老板娘递过来的钥匙绳上泛着黑亮的包浆。
。.JPG
“丙”与“察”的交界处的集市.JPG
丙察察的真面目.JPG
丙察察多数是这种路段.JPG
丙察察起点丙中洛.jpg
丙察察起始路况并不差.jpg
丙中洛.jpg
丙中洛乡.JPG
丙中洛沿途景观.jpg
滇藏界.jpg
福贡县景观.jpg
集市.JPG
进入西藏界的隧道.jpg
路标.jpg
怒江第一湾.jpg
怒江水.jpg

与骑友打听路况

与骑友打听路况

秋那桶村

秋那桶村

秋那桶村

秋那桶村

世界尽头有一盏灯

世界尽头有一盏灯

我在丙中洛

我在丙中洛

滇藏交界涉水路面

滇藏交界涉水路面

下地干活的孩子

下地干活的孩子
沿途村庄.jpg
沿途集市.JPG
沿途景观.jpg
夜晚到达滇藏界.jpg
夜晚的滇藏交界处.JPG
越接近丙中落,骑友出现得越多.jpg
在滇藏交界处.jpg

贡山县

贡山县

老虎 嘴

老虎 嘴

滇藏交界涉水路段

滇藏交界涉水路段

一顿福贡午餐

一顿福贡午餐
130545fcf4ftixfyczu8x8.jpg

考虑嘴

考虑嘴

点评

熟悉的画面,这一路楼主不容易啊。。好运常伴。  发表于 2016-8-7 22:5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长篇连载】Echo的摩托日记之滇藏丙察察(6月30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Echo_n9O8i 于 2016-7-29 14:28 编辑

2015年10月1日
半夜直到我睡去,坡顶的藏族年轻人仍陷在热闹里不肯离去。
一大早,我推开阁楼的窗户,新鲜的空气灌进来,排山倒海,只觉得肺叶顿时被撑开。阳光洒在窗口的山头上,山顶被涂成金色。墙上年轻时的林志颖在对着山头笑。
楼下的村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牲口放出来了,竹篓背起来了,摘菜、采草料,园子就在房子跟前,牲口就在园子跟前。看得见又摸得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一个女人从地里回来,竹篓里装的是一颗白菜。
同样忙碌起来的还有藏族的小孩们,他们按不同批次涌进小卖部,开始了这一天的采购。我所在的旅馆兼具小卖部的功能,小孩子似乎是这里的主要购买力量,不同年龄的孩子组成不同的层级,再大的孩子也不过仍挂着鼻涕。在这种靠天吃饭的地方,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已被赋予了一个劳动力的使命而不能出现在这里。惊鸿一瞥,这个挂着鼻涕的小孩,在他后头还尾随着一个更小的男孩。早饭的时间,他们就捏着一包麻辣条兴奋地冲出小卖部,嘴里在用藏语喊着什么,欢喜一地。另外还有作为家庭采购代表打酱油、买醋的,一手拎着瓶子,一手拿着好处费,三毛两毛就能激起他们无上的斗志。而有资格前来成袋成袋采购的人,是孩子中的佼佼者,深受父母的信任。一个七岁模样的小女孩买完一袋零食,刚走出50米,迫不及待地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仔细研究起零食的包装袋,从她那认真的神情来看,她并不知道自己消费了什么。只见她将一袋一袋的商品一一配对,似乎是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套餐,等回到家按人头分配时,她清楚地知道左边精心挑剔的这几袋是属于她的。这是她唯一的一点私心。也有可能她是家里公正的法官,提前分配好,只是为了避免弟弟妹妹们的哄抢。整个过程中,她面对诱惑,没有半点要偷吃的意思。
村子里用电均取自太阳能,太阳能板跟摩托车一样,是藏族家庭的大件之一。有电就有热,就有文明,但就家居环境的整洁程度来说,是落后十年的样子。如此勤劳的民族,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2015年,为了建设滇藏旅游新通道——丙察察线,已经有修路的队伍入驻进来,预计在两年后完成路面的拓宽与加固。由于施工难度大,注定无法避免血泪,就在最近,峡谷里掉进去5辆卡车。每一个天路工程终将树立一座拓路者的丰碑,而这里的拓路者,他们的亲人,除了眼泪,还将记住另外一个名字:丙察察。
这些施工的人员,有本地人,更多的是外来人。在这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一干就是半年一载,没有网络,没有通讯信号,每一天,他们渴望着从外面世界进来的新鲜事物。当我们路过时,总是齐刷刷七八个脑袋扭过来,就这么笑啊瞅啊,也不说话;等到朝他们举起相机,他们又默契地扭过脸;待摩托走出好远,反光镜里的七八双眼睛又抬了起来,还是没有看够。
松塔村地处滇藏交界处的西藏境内,他们日常的采购买办却是在云南的贡山县。随着丙察察逐渐为外界所知,处在交通要塞的松塔村迎来送往,小卖部主人的脸上开始出现一种成熟商人的神情。他们在这个世界之外的地方等待了数千年,如今,远方的旅人带来了外来文明,催成他们的再社会化,并与之分享文明的红利。如余纯顺所说,西藏人是人类小时候的模样,那么现在,这些小孩正在长大成熟。而这种成长,又何尝不值得鼓舞?
半路,我们遇到了赶集归来的马帮。在丙察察还是人马驿道时,是马帮与徒步的人载着货物与各种信息带给沿途村庄以热力。新世纪来临,丙察察修路了,从此有了简易的泥巴公路,随之出现的还有摩托车。这条公路上有落石,下有深谷,出门的日子是佛祖选定的黄道吉日。在吉祥的日子里,一家之主骑着摩托,载着家眷,出了远门。去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生活吧!我们以为他再也不会回来,我们希望他再也不要回来。可是,在另外一个吉祥的日子里,他们又全都回来了,带着回家的喜悦。从没想过离开,小时候的记忆在这里,祖坟也在这里,只要能活下去,他们就可以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跳舞,世世代代。
进入丙察察后,狒狒的时速保持在10千米。当我蹑手蹑脚捏着离合跟刹车时,土著骑士伴着奔放的高原音乐,果断而有节奏地出现在临江一侧,满车的货物跟孩子随着路面的泥坑耸动着。也许是晚上十点,也许更晚,土著骑士单手掌把,与我们打着招呼,而后轰着油门加速离去,大意是:你好呀,欢迎你们来这里!哎呀,我还有50公里路要赶,再见!他们不戴头盔,不戴面罩,在尘土飞扬中须发全白。在这些人之中,一定能出现伟大的车手!因为他们兼具胆识与技术,骑车,是一种生存本领。
过了松塔村后,怒江一度消失,沿途出现比人高的仙人掌树,从大地里长出的仙人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在树下,我们停了下来,脱下骑行服歇息,衬衣早已汗透。此时,已进入干热河谷区。有佛教信徒在转山跋涉,是一个有信仰的生意人,他停下来,以一种脱俗的气质跟我们讲述他的朝拜,“人不要等老了才有信仰”。这种气质,我在慈祥的母亲眼里看到过,在勤勤恳恳的劳动者眼里看到过,在钟情于自然的户外朋友眼里看到过,在刚刚遇见的马帮眼里看到过……马铃儿响来歌儿唱,马帮轻快,信徒笃定,他们虽有着各自不一样的来由与去处,但是长时间的行走,洗净了心底的灰尘,这时候,信仰与否,或许已经不再重要。
日头还没有落山时,我们经过一处滑坡地带,人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大流沙”,不论它曾经如何,此时的大流沙安静而温柔。越过它,我们就到了察瓦龙乡,这时我们发现绑在车后座的背包不见了。
樟脑调头找了几公里,没有找到。我们一边在商店加13块/升的私油,一边期待着奇迹的出现,这是一个充满信仰的地方,冥冥中我对它保留着一种期盼。果然,有人找了过来,并将我们领到丙察察酒店。酒店的主人是一个汉族人,捡包的是他藏族妻子的表亲,这个地方太小了,来来去去就这几个人。不巧的是,这个捡包的藏族青年已经有了一些商业头脑,应该说这个乡镇枢纽上的人都有了一些商业头脑,藏民希望把包送过来,然后我们付给他一千块钱。这个包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价值400块的运动摄像机,如果谈不来,可弃之!相比包里的东西,这种讨价还价的感觉相当恶心。
丙察察酒店的男主人非常希望在业内树立口碑,在这一件事情上,他努力保持着中立,有信誉意识的人和商家,在维持着这个社会的基本秩序。而我,当时又累又气,隐约将这种中立理解成了无立场,是他沉默的藏族妻子和她给我的一个梨,使我有了感激的心情。
最终的协调结果是,付给藏族青年200块,将包用到付邮寄到北京。
上路后,在一个之字形的拐弯处,狒狒的车胎摩擦着土层摔倒了,这是上路以来第一次摔车。不久后,使人泄气的事再次发生,被风吹落的石头顺着樟脑的帽檐将狗四的大灯砸碎。曾经带给我们勇气的土著骑士,他们光着脑袋奔腾的大无畏形象此时已无法参考。
天黑了,没有灯,途径一个项目驻地,冒昧敲门而入,对方大方亮灯,在没有丝毫犹豫的情况下答应了借宿。这是一家发电站,入驻丙察察已经7个月,他们的使命是为周边几十个村落供电照明,国庆节是预定的发电日期,但是由于施工难度大,这一日期被延后,因此他们不得不继续坚守。这项明星工程自动工之日起,掉下去了两辆挖掘机。
年轻的暮雪是电站的最高领导,甘肃的小伙子,孩子十个月大。因发电工程的属性,他所在的项目驻点,不是在西藏无人区就是在新疆戈壁,孤独的味道他是懂的。他分享自己的啤酒与无线网给我们这些路人,聊着市场上主流的电子产品。研究,似乎能帮助他们忽略时间的存在。“二球”是维护机械的技术人员,四川人,非常外向,一张娃娃脸看不出来他女儿已经成年。晚上,我们在溪水边洗漱,他寻声找过去,照着手电筒,忍不住聊起话题,从他的女儿一直说到他的前妻。
真寂寞呀!

13块每升的私油

13块每升的私油

察瓦龙检查站

察瓦龙检查站
224623ezbfv386hbwfpkge.jpg

前方修路

前方修路

被落石砸中

被落石砸中

会车

会车

有人相遇,彼此问候

有人相遇,彼此问候

电站的狂欢

电站的狂欢

饮马

饮马

干热河谷的仙人掌

干热河谷的仙人掌

一天的采购

一天的采购

收留我们的电站

收留我们的电站

路边的野猫

路边的野猫

商店老板帮助与捡包青年交涉

商店老板帮助与捡包青年交涉

朝拜

朝拜

马帮

马帮

当地居民的问候

当地居民的问候
224808z7o77slbk57ohb7u.jpg

赶集的马帮

赶集的马帮

这何尝不是沙漠绿洲

这何尝不是沙漠绿洲

转山的商人

转山的商人

转山的家族

转山的家族

站在松塔村小卖部阁楼观

站在松塔村小卖部阁楼观

而大人,一天的生计开始了

而大人,一天的生计开始了

小孩,一天的玩耍开始 了

小孩,一天的玩耍开始 了

松塔村小卖部前的小孩

松塔村小卖部前的小孩
131059l8z3bf3r33cr8c3q.jpg
131102o45524x42t25c5zx.jpg
131105l3uj028o0e347a0s.jpg
131107ljuffkf7ng7dnjgf.jpg

此时温柔的大流沙

此时温柔的大流沙

干热河谷的鲜人掌树

干热河谷的鲜人掌树

丙察察酒店

丙察察酒店

在丙察察酒店

在丙察察酒店

转山的人

转山的人

路况十里不同天

路况十里不同天

山泉水流下来,赶马的藏族妇人给我一个石榴

山泉水流下来,赶马的藏族妇人给我一个石榴
起风的察瓦龙.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别人都有“荐”跟“火”的图标,而我没有?版主自觉一点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cho_n9O8i 于 2016-7-29 15:09 编辑

2015年10月2日
电站进驻以来,掉了两辆铲车进峡谷。
所有人在等着发电的那一天,等到那一天来临,离开的日子便到了。也许下一个项目点同这里一样荒芜,但生活毕竟有了水花,为此,每天晚上,他们努力地享受着凤爪跟啤酒。
物资车每半个月去贡山县采购一次,除司机外,每次还能捎上一个人同往,这个人有时是暮雪,有时是“二球”,有时是其他人。道路艰险,在去不去的问题上大家各自需要考虑一番,然而一年下来,每个人总会去上几趟,忍也忍不住。到了福贡县,再转四趟车,就到家了。总有一天,到了县城后,他们再也不用回来。现在,他们要做的是干活、吃凤爪,像藏族那样什么都不想,除了活着。
告别电站后,不久便到了怒江大桥。从怒江大桥开始,怒江转道,只留下一条支流伴随着我们,听暮雪他们说接下来的路要好走很多,非常期待他们所说的好路,心情也因为这种期待而轻快起来。
由于国庆假期,线路里进来了一些越野汽车,一旦道路有障碍,大家便堵成一排,不但四轮越野车过不去,摩托车也通不过,这种堵法倒是很公平。在施工队清除路障的间隙,大家怀着不同的心情等待,各行其是,却没有一个人摁响喇叭。在平常车少时,为了避开悬崖,我会选择性逆行,有一回在一个之字形路段逆行爬坡,从上头开下来一辆越野车,等它看见我时,我们仅隔着一米的距离,我紧急刹车,尴尬极了,对方此时用无言的眼神宽慰着我。在丙察察线路上,大家在小心地保护自己,同时也在谨慎地保护着周遭的人,这里头有一种关怀的意味,是城市道路所缺少的。
今天堵车持续了一个钟头。看时间尚早,前面一个藏族人下车拉起了一种乐器,乐曲飘过来,闻者纷纷从车里走出,借音乐壮胆,很自然地与其他人攀谈起来。摩托车在汽车中显得独树一帜,总能受到关照,而汽车与汽车的关系则可能很暧昧。后面开云南牌照越野车的是一位校长,友好而热情,却因对于新藏线的不同看法与后头的广西老先生产生分歧。这一场分歧最先是由老先生指出校长的越野车底盘低开始的,不巧的是,校长的车肚子此时正因磕破了而淌着机油,校长一路上给它抹了好几次肥皂水,正是痛点所在。因此当老先生指摘青藏线的单调时,校长反问:"皑皑雪山,郁郁草原,茫茫戈壁,巍巍昆仑,这还单调吗?"校长一连用四个成语来赋予新藏线不一样的大美。也因为这四个成语,我记住了茫茫昆仑山脉——当我年轻时,我一定要去新疆!  
这之后,道路进入原始森林,峡谷消失,路两旁是横亘的古木,每一根古木都长着一块青苔,枯朽地倒在路旁,树已空心,似乎很多年无人问津。我的眼睛被解放出来,边瞅边骑,史无前例地换上了三档,我的身体顺着一个坡度往前倾,又顺势荡了回来,居然做出了一个越野动作!重新找回了骑行的快乐,在一处小溪旁足足呆了两个小时,就这么瞅啊,欣赏啊,不肯离去。
一辆越野汽车停下来,说道:我也是摩托车友,认完亲戚后心满意足地赶路去了。如果此时他是骑着摩托的摩托车友,话题自然就多了,聊聊路线装备,聊聊感想遭遇。而此时竟提不起话由,你以前骑什么车?以前骑车有什么收获?显然别扭。这情形,如同一个人说,我以前也曾艰苦朴素……
原始森林里仍住着极少的人家。途经剧木场时,一个长得像卓玛的女孩正在收拾桌子,她在冲着我笑。
林子里的地面上出现一摊机油,想必是校长……
出了原始森林上到一座三千多米的高山,高原反应来了,人困,马也困。稀薄的空气使油门变得软绵绵的,出现上坡一半熄火的情况。上坡什么也不用干,给油就行,我一直认为上坡是我的强项,现在连唯一的优势也丧失了。调了一下油气混合比,试探性给油,熄火的情况减少了。
十里不同路,走过原始森林,穿过高山草甸,骑过光秃秃的山丘,丙察察线路覆盖各种地貌。下午五点半,再次骑到临崖的下坡路,樟脑发现腿包不见了,苦苦思虑,是在据木场蹲坑时落在了小树林。这小子每次蹲坑必有大事发生!此时离据距木场20公里。想过几种方案,包括他骑我的车,我原地等待;也包括我们换车骑;还包括一同折回去。最后定下他折回取包,我继续前行。天欲暮,同伴在绝壁上赛跑,不知对岸是否还有期待,不知他是否还能上岸……他的车没有大灯啊。接下来的路我骑得很慢,一边等一边骑,一边摔车一边等。自从昨天摔过第一次车后,摔车就频繁起来,起初刹车过猛时会摔倒,之后慢慢刹车也会摔倒,到后来不刹车也能摔倒,碰上石子,碰上软泥,碰上急弯都会打滑摔倒,几乎到了想摔就摔的地步,到最后我已经在考虑摔车技巧的问题,哪个部位先着地,腿放哪,已然摔是漫不经心。
我就这样沿着一条土路往下骑,好几次看到人烟,看着年轻的阿妈背着孩子在放牛,甚至闻到了烟火的味道,以为眼前马上就能出现一个村庄,可是没有,人烟消失后,还是无尽的下坡路。不禁使人怀疑刚刚见到的牛与放牛的人只是一种幻觉。八点,天已经很暗,点着灯的村庄出现了,我的眼泪流下来。这时,我的车又摔倒了,我扶着车身没有扶起来,又去扶车头,还是没用。我索性坐下来,拿出旺旺雪饼充饥。这清脆的响声,使我想到我的战友,在高山之上,没有灯光,没有面包,没有同行的人……我拦下几辆本地摩托车,问他们有没有见到戴头盔的人,这些光秃秃的脑袋纷纷摇头。一辆越野车开过来,我打手势叫它慢下来,他们停下来伸出脑袋,也只是摇头,司机说从据木场过来,一路没有见到骑摩托的人。难道我的同伴还在剧木场?越野车里的两个朋友见没有帮上忙,问我有没有对讲机,我说不用了,已经没电了,而刹那间他们已驾好了对讲机的天线,很有诚意要帮忙。此情此景,我说出一个模棱两可的频率,就让他们帮到底吧!呼叫未成功,他们这才走了。
此时,我看到村子的灯光,那些光亮吸引着我。我想,同伴骑车很稳,他始终也会被灯光吸引而归来的!顿时我又充满了力量,心中响着劳动号子,将车子扶了起来,朝着光亮骑过去。
这便是目若村。
我在一家非常显眼的驿站门口停下来,麻利的老板娘走出来,脑门上写着大大的“商贩”两个字,是个四川人,聊了几句,我果断离去,另找了一户藏民家住下。这户藏民,当家的是一对小姐妹,住宿的棚子是用木板搭起来的,隔成无数小间,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可我还是愿意选择藏民,他们总会带来惊喜。
出门买日用品,小卖部是汉人开的,一听口音是四川人,老板娘围着一个红围裙从卖商品的窗口翻到柜台里,一双袜子20元。我走到对面的同道驿站,一个有兔唇的小伙子帮我找了几双袜子,每双5块,不管你有钱没钱,只卖5块!我后悔没有在这个驿站住宿,当我想起该吃晚饭时我再次找过去,可他们却不提供餐饮;我回到棚子里想了想还有什么要买,想起来我还缺一条毛巾,于是我又找过去。我想,这就是信任吧!
我猛然想到,说不定今天有白花花的月光呢,看了下日历,农历二十,上上上西西……西西……左西右东……计算了一阵,乱了头绪。跑到门外仰望天空,天空漆黑如墨,没有月亮。
旅馆前有一个小小的水笼头,挨着水池的墙根下放着一撂脸盆。我问妹妹在这些脸盆中哪一个是只用来洗脸的,妹妹对着那些脸盆惹有所思,终于挑出来一个给我。待我洗完脸,我看见姐姐黑墩墩的丈夫在这撂脸盆里随意拿走一只泡起脚来,带着一副享受的神情……我想,旅途中,入乡随俗会更快乐。
小道上开过来一辆拉萨牌照的越野车,车里是一个家族。车上的藏族女婿问我接着赶路应该往哪个方向,我把路指给他,告诉他下一个休整点的距离。不一会儿,车上的藏族岳母追了上来,把我当成了房东,问我有没有住宿,听我说完,她便作主选择了藏族姐妹的这一家旅馆。我想,这也是信任吧!
入住的藏民姐妹家只做中餐,做菜的手艺是跟汉人学来的。来目若村开店的四川人跟牦牛一样多,可以说在整个藏区的外来人口中占了大半。他们同藏族人融合,与他们通婚,带给他们发展,教会他们竞争,在藏族汉化的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店家的姐姐总是很忙的样子,你要点菜,她忙着给其他人做菜;你要加菜,她忙着给你炒上一个菜。在她有空的时候,她听到客人的一句话居然会哈哈大笑起来,很有气氛。而通常,藏族人很含蓄,笑起来是害羞的,默默的。姐妹俩有点麻利的模样了,她们的父亲却依然维持着藏族人典型的气质。结账时,我给姐姐一张百无钞票,在我站在门口老老实实等她的十分钟里,她竟已经忘了给我找钱,待她反应过来,两位数的加减法算了很久,那样子,傻得很!据支教过的人讲,藏民的基础教育虽然免费,师资却远远跟不上。
九点半,跟同伴顺利汇合,天黑后他用双闪看路,好几次他怀疑自己走错了路,无穷无尽的下坡路,在漆黑的夜里,仿佛下到地狱。
134647luo4qutv8nspuyqu.jpg
134759mayjbpso2kddeka4.jpg

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
134806k7j77l8zw6j8qdmw.jpg
134809hbt8vxhenw3a7zxt.jpg
134813tdhzj4aabda5lio8.jpg
134816ybevm4eteym7wt4b.jpg
134819koux5i1naau228h2.jpg
134823myw0now9pr9p9r04.jpg
134826minz0dn4nl6ij6fn.jpg
134829sspmmbnhmclhgpnb.jpg
134833emzpiuppywwo8n6s.jpg
134836xntush1tktsk1ee3.jpg

剧木场

剧木场
134842q4hitz0jktakgai2.jpg
134846uvtt2t4pl4a9j9tz.jpg
134849jmmcmzcpuzyogtut.jpg
134852psvljqvoe0rs5vwn.jpg
134855rpw4dchgconhb998.jpg
134858ytmgmgm9gxybmmht.jpg
134901hehxf78hm8fetz7r.jpg
134905d4ffli88f2xr52m5.jpg
134908su4gn28ujvdunvon.jpg
134911ck3sgdx7vxd4k444.jpg
134914fy4u5uup2emut5eu.jpg
134917px2uuqdmnd23on7a.jpg

校长与校长夫人

校长与校长夫人

我与广西老先生

我与广西老先生

等车时的闲聊

等车时的闲聊

修路的路段,总有工人帮忙推车

修路的路段,总有工人帮忙推车

修路就会堵,有时是一个人等,有时是一群人等

修路就会堵,有时是一个人等,有时是一群人等

上坡路,二驱越野车上不去,卸货

上坡路,二驱越野车上不去,卸货

抬不了几袋,就喘了。这个忙帮不上了

抬不了几袋,就喘了。这个忙帮不上了
134941bxdcxqs0vccbysch.jpg
134944hwjttc2bepwb1b0o.jpg
134946a8bcmycit6cepo6l.jpg
134949uyq8yy8ks7ns220y.jpg
134951xzzj92s6u2h39sja.jpg

各种地貌

各种地貌

案发现场,绝无不适

案发现场,绝无不适
发表于 2016-7-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好细腻的女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七老黑 发表于 2016-7-4 13:06
情感好细腻的女人

{:3_99:}感谢朋友驻足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长篇连载】Echo的摩托日记之滇藏丙察察(7月7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Echo_n9O8i 于 2016-7-29 15:10 编辑

2015年10月3号
早上的目若村,篱笆俨然,房舍简约,万物共享着同一个太阳。
樟脑装戴着车辆,步履坚定,昨天的苦难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他依旧向往旅途。
昨天在他折返取包时,起初带着一副赶路的心情,当经过青草、野树、小花,当叶子在响,当山泉在流,当锯木场的天际展现出一种慈祥的旷美,顷刻,一个人的路途,变成了物种间的狂欢。当他重新找回腿包时,便觉得一切更值得了。
回来的路上,他遇到了正在清除路障的年轻人,他开心地等待着挖机的放行,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大机器的一举一动,等待它做出撤退的动作。机器里的年轻人也看着他,他们两两相望,各自揣摩着对方的孤单,却迟迟没有撤退的意思。也许,他也有一副赶路的心情,他要赶在日光消失以前结束这一天的工作,而后开着这台疲倦的机器回到他的小屋子;也许,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我的同伴留下来,陪伴他将活干完,这是两个外乡人之间的挽留。樟脑跨在车身上,做出几欲先走的架势,而大机器始终专心致志,挖个不止,他便下车来回踱步。离开摩托车的车手显得游手好闲,没踱几步,他又坐了回去,保持着车手的庄重。半个小时后,大机器终于挖腻了,让出一条道路,此时,日光只剩下一点点尾巴。
黑夜里,泉水仍在响,可是青草消失了,野树消失了,小花也消失了,路重新变成了一个人的路,带着未知的变量,考验着人的勇气。然而,当太阳重新升起,流过的眼泪,产生的恐惧,饥饿的感觉,他又通通忘了。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或许是一场欲望,一个理想,也可能是过完一段平凡人生的愿望。由这股力量驱赶着,有的人留恋在灯红酒绿里,有的人守在一方瓦片下,有的人,却一定要出现在高山之巅,出现在狭谷之畔。为此,我们披星戴月,驰聘在荒溪野岭,把身体托付给自然,把他乡当做故乡。
拉萨的那一家子,两位老人已坐在床沿更衣,他们穿戴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目不斜视,从一天中清醒过来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着一种庄重,这种庄重一直持续到一天作息的结束,甚至是在睡梦里。使人看不透!
四五岁的外孙小丹增正在床上翻滚着,朝我做着鬼脸,不时地去捅捅两位坐得像活佛一般的老人,老人纹丝未动,脸上挂着虔诚。若是在汉族,这个时候早该嗔骂起来,抱起小儿宠溺起来。
小丹增穿好衣服,走家串户起来,后面跟着他羞答答的表妹。这两个小孩,一眼能看出来,一个是汉族,一个是非汉族,小丹增有汉族小孩的活泼生气,是个有着世俗快乐的孩子。他的表妹却像两位老人那样,天生带着克制。
两位老人中,一个是小丹增的外婆,另外一个是小丹增的舅公。看来,他们这一趟出门是为了一项家族活动。丹增的爸爸是汉族,妈妈是藏族,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是汉族的小孩,汉语说得尤其好。我们用汉语交流,我问什么,他回答什么,像一枚间谍那样,透露着关于这个家族的秘密。
不多久,听到他从隔壁传来哭声,是没有眼泪参与的干嚎,外婆走过去无声地抚摸着他。他嚎着嚎着,竟然有眼泪流出来。可是,这种眼泪是无用的,不会引起他内心神圣的痛苦,他太小了,还不懂得从眼泪中升华自己的悲伤。
从目若村出发时,问了问私油的价格,汉族商人卖25元/升,附带着一副不买你就惨了的表情。我找到同道驿站的不伙子,他告诉我邻居家里有汽油供给,20元/升,这时我才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一个卡车司机。我并没有找到他说的邻居,当我回过头再去找他,他正爬上卡车驾驶座,发动了车子。看着他的卡车慢腾腾离去,我跟樟脑商量,到下一个休整再加油,因为这里已经没有我最信任的人。
嘎达村只有少许几栋房子在路旁,唯一能提供汽油的是村长家的小卖部。这里的油价跟目若村持平,25元/升。在这种有钱无市的地方,贩卖私油无关道德评价,如果连这个唯一的加油点也没有,作为驿站,这个村子看上去便丧失了一种文明。做为村长,他在考虑到这一点时,不知道是不是带着一种奉献的初衷。
村长不在家,敞着门,橱窗里一屋子百货。我们坐在橱窗外的木栏杆上干等。一群藏族青年正在维修摩托车,在藏区,维修摩托车是一个汉子必备又拿得出手的技艺。
来嘎达村的路上经过不少涉水路段,此时鞋子里泡着水。对面另一家小卖部陆陆续续有人进出,我也跟着走了进去,人多力量大,不买东西也不致于尴尬。在店内搜罗到一双皮靴,灰扑扑的鞋子看着像廉价货,一打听价格,75块!拿起来掂量一下,做为皮靴实在太轻了,20块也有可能啊!这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双袜子,问问老汉,售价5元,心中大喜!袜子是定价金标准,看来小店并没有抬价。
鞋子轻是轻了点,小商小贩卖的东西不起眼,做工粗糙也算正常,而且他们是牧民啊,家里那么多牛羊,恨不得连梳子也拿皮子做。我问老汉,鞋子是用什么皮子做的?他点头不说话,正匆忙地点着口袋里的钞票。是真皮的吗?……羊皮还是牦牛皮?……是牦牛皮的吧?我居然开始引导起他来,周围的邻居最先点头附和起来,老汉如梦初醒——啊,就是就是,牦牛皮的!
此情此景,消费者多么熟悉。不如砍砍价再试探一番,忙着点钞的藏族老汉不知道是点错了还是着急了,他带着大义灭亲的表情连连摆手。他的斩钉截铁愈发坚定了我购买的决心。
想必一定是牦牛皮做的,我自我催眠着。付钱给老汉,老汉忙着数自己口袋里的钱,一副这双鞋子不赚钱的意思,我把钱塞给他,拿着鞋心满意足地走了。
没等走出丙察察,左边的鞋跟已矮了一截,我于是踮着脚尖走路。
这就是西藏人学着做生意的样子,云山雾罩,商人的形象还不是很丰满。
接下来的路,海拔逐渐上升,高原反应随着海拔的升降时隐时现,呼吸出现轻微的急促,狒狒走不动了。樟脑将虑心海棉扯出来,用头巾代替,拧拧油门,又有劲了。海拔还在上升,终于在一座4700米的无名垭口达到了顶点,我看见经幡,经幡给了我安慰。
在垭口,我见到了进藏以来的第一座雪山,那座山就是西藏的山,我一眼就认得。
过了垭口后的下坡路,峭得很,生硬的大石头躺在路中间,有时尘土飞扬,有时湿湿漉漉,我再次频繁摔车。这时一种音乐由远及近传来,音乐声果断而坚定人心,我的身体随之摇摆起来,他们来了!几个土著骑士载着一车孩子跟货物随着音乐节奏在土坑里起起伏伏。藏族音乐果真是骑行必备,抗疲劳,耐寂寞!这跟藏区地理环境有关,藏民出门办事,走亲戚,往往一走便是数天半月,长路漫漫,他们需要坚强、奔放的音乐,吴侬软语只会消磨意志。每当我觉得路不能走了,车不能动了,在适当的时候,藏族车手总以一种闲庭散步的姿态出现,赋予我勇气。我鸣笛向他们致敬,他们大概以为我遇到了难处,吱吱地踩着刹车停在了弯道的尽头。
土路穿过村子,路两旁就是篱笆与牲口,背着野猪草的祖孙俩似乎从水泥公路而来,手机隐约有了信号,公路仿佛拐个弯就能到,可村庄过后,路两侧还是出现了绝壁。因此当水泥路突然出现时,我不由得吓一跳。我们下车细细品味这种感觉,到这里,漫漫的丙察察就算走到了尽头。
相接的水泥路即S201,修在一座阔气的兵站门口,硕大的石雕上写着“禁止拍照”,站岗的班长特意派出一个年轻的小兵过来监督我们。正在这时,我听到一声“终于走出一来”,两个重庆摩友从土路里头骑了出来。车友相见,惺惺相惜,欢庆的时刻,一路风尘雨雪全在这一句话里!
这个年轻的小兵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们几辆车几个人,听我们热闹成一团,忍不住拿起手机拍起照来,问道:“你们从哪里来呀?”就这样加入了我们的氛围,聊完了家乡聊参军的日子,再聊到这条省道。作为军方派过来的代表,他丝毫没有起到威慑作用。站岗的班长不知道是职责所在,还是羡慕了,他吼了一嗓子,把小兵叫了回去。小兵不忍催促我们,只是说班长在催了,我走了。在部队的日子,他同我们一样,向往自由。
晚上到达察隅县城,道路好得没有一颗石子。
180448fpkm74km74hznp7e.jpg
180453jpm9307jtpf1tjdd.jpg
180459macf1yhz99mdfcfx.jpg
180503m9nkcworsp8n7z1h.jpg
180509bc9va7wxmm6jam6c.jpg
180513xihecithfcnjecci.jpg
180517lng2ogbgozbsjobj.jpg
180521waf5873gp3l327fz.jpg
180526djtv6115fyfjmm6m.jpg
180530fp2bvzp9242dpt7z.jpg
180535z40ix1vizzxl0ui4.jpg
180541yffsffrdybrm12mw.jpg
180545m7i61scjsr7ws6bx.jpg
180550zk8xy6fxs5x8tazs.jpg
180555mt1aaum2u4ux66te.jpg
180600vwc93fy8tr8289yf.jpg
180605jyr06rbgyyg5ziq7.jpg
180610pk440lg44jao45ka.jpg
180614wr7479zqlq9poy10.jpg
180618zdpwkkkkdttl9mro.jpg
180621lheme6gt6tphrv0h.jpg
180627zafvckr0jnnz8rcn.jpg
180632kb40pt7pd0zl4z1b.jpg
180637n2fzjp7bdvx7jj0p.jpg
180641oomecuszp11zskpl.jpg
180646ryvqpgpbv1mmmx1v.jpg
180646vq3oexo89vuu0u1h.jpg
180651m0tv99sn0iw0yjtx.jpg
180655uijsljrbbjmbbp2p.jpg
180659hllj8jjld01mdskj.jpg
180704ag6h5aevhfx1x6hq.jpg
180709xtx5tg2tblbojv1t.jpg
180713bd9kssncnvznzxfo.jpg
180719zzul02b804i23u3v.jpg
180724jwkbeuwpzepuwwyu.jpg
180729dsn8kh8effh4km11.jpg
180734ezcmd8myjzqy8qg8.jpg
180739brcnoqinr04i8rk4.jpg
180742wbkiokidlxh1igri.jpg
180747ju82s0lk28ywv0cr.jpg
180751qgkgzmk0cdcger2c.jpg
181146vz36uw13luldnili.jpg
发表于 2016-7-8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汉子,多少年来在摩托吧看到写文字叙述最多的一个。
发表于 2016-7-8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是用手机看的,如果用电脑得左一下,上下倒一下个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晋M一骑士老黄 发表于 2016-7-8 06:30
女汉子,多少年来在摩托吧看到写文字叙述最多的一个。

朋友能看完文字,而不局限于快餐图片。是一个有毅力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晋M一骑士老黄 发表于 2016-7-8 06:41
幸亏是用手机看的,如果用电脑得左一下,上下倒一下个看了。

图片上传花了些精力,结果还是会不规整,应该是网站建设的瑕疵。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cho_n9O8i 于 2016-7-29 14:57 编辑

2015年10月4日
察隅县城,城市有的东西它全有。
骑着摩托在城里转悠,一边欣赏这座城市,一边寻找修整点。县城倒是不大,绕几圈就转完了,餐饮集中在一起,多数不提供停车位。一片酒店大楼的凹形坪地里停满了越野汽车,我熄火进去打听,住宿费用400块,不一定有房。我返身朝外走,如同在丙察察的泥巴地里走,酒店的模样,服务员的声调,一瞬间变成了模糊的剪影。这时正巧见到从酒店出来的校长,他正开车兜风,旁边坐着他新认识的朋友,回到城市的校长显得意气风发。我突然庆幸,幸亏没有房。
当我消费种种趾高气昂时,总会不安地羡慕起住床位和扎帐篷的人。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同样的感觉,当从乡野回到城市,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每一个人看起来那么光鲜。
最终找到一个价格公道,能够停车的地方,做回一个“文明人”,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热水与wifi。
在路上时从不会想到要掸一掸身上的灰尘,灰尘与远方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灰尘的旅途是遗憾的。重新回到阔别的城市,看着身上的尘土,竟那么陌生,抖一科,抖出半斤泥来。一个风雪夜归人,推开一张温暖的门,她觉得既安慰又委曲……而此时的我看着这些泥,只觉得安慰。掬一捧水,水里有鱼;大声说话,石头在滚;抬头见雪山,低头是峡谷,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与大自然的亲密旅行增加了我的勇气,我正在变成一个坚强的人。
在wifi下,我迅速回复未读的信息报上平安。这种话可以与爱的人讲,可以与兄弟姊妹讲,与父母之间却总是隔着一个传话的人,不是不能说,而是两代人之间有一个相互启发与适应的过程,一次又一次摩旅,用不着解释的话语,他们也能猜到出去跑跑是有乐趣可言的。即便是摇滚里垮掉的一代,他们的穿衣纹身,行为表情,抽烟暴粗口,当做为一种生活方式朝所有人敞开时,只要从来都如此,父母最终会接受的,因为他们在想,我的孩子本真不虚伪。
楼下两个孩子正在玩游戏,他们大声地笑,使这种游戏看起来十分诱人。走近去瞧,他们只不过是钻进一个纸厢里,然后在里头晃荡,一旦纸箱倾倒,他们便发出一种“好玩得不得了”的笑声,游戏就在此刻达到高潮。
这场面看得我跃跃欲试,如果周遭没有那么多懂事的大人,如果有一个不懂事的小伙伴一道,真想钻进箱子里尝一尝那种游戏的味道。所谓童心,恰恰是指一颗未经污染的本心,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对于游戏的渴望,只不过我们以为自己没有。
旁边一家杂货铺,橱柜里站着几个戴头巾的女人,他们同帮助过我们的暮雪一样是兰州人。为此我要多买点东西。于是搜罗出一堆日用品以及一双不一定用得着的拖鞋,樟脑买了一个头灯,车灯坏了,要走夜路,他想等回去后再好好修理,就先用头灯代替。一个男人怀里抱着婴儿站在货架旁,我逗了一下婴儿,婴儿哇地哭了起来,男子一时无所适从,抱着婴儿急忙钻进房间里。这一家子从兰州来到这个小县城,既不为开酒店,也不为做一桩大生意,仅仅为经营这十多平米的杂货铺,居然经营得这样有诚意,把孩子接了过来。
早上该加油了。
西藏的油品管控非常严格,加油需要登记身份证,油价在7块/升左右,摩托车加油不能接触油枪,需要先把油灌在铁壶里,然后进到专门的摩托车加油区,离那些汽车远远的。
一个藏族少年骑着摩托车潇洒地停在加油坪,他穿着时尚的汉族服饰,牛仔裤搭配风衣,车后座载着一个姑娘,姑娘正捧着刘海羞郝地笑着。他下车加油,交完钱提着一个空铁壶走出来,这时他朝姑娘的方向瞟了瞟,姑娘在笑;在油枪给铁壶注油时,汽油带着白色的水花像泉水般流出来,少年再次想到了姑娘,朝她的方向瞟了瞟,姑娘还在笑。接下来,每完成一道程序,少年便回头瞟上一瞟,这会儿他正拎着油壶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摇一摆地走起路来,步伐走得既优雅又稳重,姑娘在看着呢!
藏族少年的摩托车成色很新,车头前面加了一个车斗,这使他的摩托车在众多的宗申摩托中脱颖而出,他因此可以非常体面地载着后座的姑娘。在藏族,如果一个男孩子有一辆顶好的摩托车,又有顶好的车技,再加上一些修车的手艺,那他一定是香饽饽,姑娘们会争着坐他的摩托车。作为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摩托车对于藏族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
藏族少年骑车走在我前面,他在两条车道上画着翩翩弧线,姑娘在捧着刘海笑。等到车多起来,少年则加速超车,找到一块空旷的地方继续画起弧线来。这种骑法跟平时载小伙伴是不一样的。
藏区的牛羊猪狗放养在四处,落落大方,不惧人类,常常看到横亘在马路中间晒着太阳的牲口,过往的车辆一律减速绕行,动物很有一些地位。
在201省道的八宿县,沿途散落着一些村庄,与一旁的风景构成巨大的景观带。一幅田园画只需寥寥数笔,山川溪流背景下的木房子、草垛子、柴火堆、觅食的牲口、篱笆墙上晒着的衣服和篱笆墙内劳动的藏民。惊叹一番,看到一块广告牌上赫赫写着:中国最美的村庄——来古村。
我停车拍照,一群小女孩听到动静扑了过来,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以一种群体性的兴奋围住我的车把手。兵临城下后,她们竟一时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变得露怯又尴尬。这时后头跟上来一个年纪最大的女孩,她就是“山大王”,13岁的模样,叫扎西措姆。
——你有笔吗?
——我没有笔,以前有人给你笔吗?
她不说话,毕竟是小孩,她大概已经忘了围上来的目的。接着,我的摩托车吸引了她。她说村子里6岁的小男孩就会骑车,她因此耳濡目染也懂一些。她指着各个部件,说着它们的功能,问我说得对不对,然后爬上车很开心地照了一张相。扎西能用汉语交流,有了汉语的思维方式,是受过教育的小孩,目前在来乌镇上学,一堆孩子里只有她敢说话。
我问她,你们这里的人结婚是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吗?她想了想,说是的,我的妈妈想嫁给谁就嫁给谁。我又问他,这里的人去世了怎么办?她说交给动物好一些,老人们说这样好一些。
走的时候,我嘱咐她以后不要跟着车跑,她突然问我,你有孩子吗?
离开扎西没多远,一群男孩子堵在马路中间,见到有车来了,马上做出拱牛的姿式,两只脚来回移着碎步,嘴里喊着“扎西德勒”。我减速通过,为首的几个小男孩拖着行李架跑了起来,见我不理便放弃转而去等其他车辆。
我知道,他们是在等“礼物”。起初许多进藏的人出于友好带给藏区的小孩文具和糖果,收到礼物的孩子开心极了;习惯了礼物以后,他们便主动在马路边等着,那些长着轮子的铁块头总是能带给他们新鲜好玩又好吃的东西;时间长了,他们开始主动索要礼物,礼物成了战利品。潜移默化,美好的初衷变了味道,游人越多的地方也是积习最深之处。还好这只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在山间地头的藏民们,只有劳作的时间,没有游戏的时间。
过了然乌桥,放眼望去,各路驴友散落其间,人们各行其是,没有人想要多看我们一眼,我想,国道318到了。滇藏线与川藏线在然乌镇共同汇入318国道,一旦进入318,就能看到各种励志人群,千里徒步的、骑行的、搭车的、自驾的、磕长头的……318作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它的功能已不仅仅是是旅游观光,早已成为一条自我超越的长路。
等到有些暮色,樟脑把头灯拿出来,做夜骑准备。不明白他当时买头灯是出于哪种心理,这个灯绑在头盔上太滑,绑在腰上太低,绑在脖子上太抖,最后拉了好几根线固定在胸口,可是这个光照强度投在马路上几乎不可见。
就这样摸索着骑到了波密的扎木镇,一个床位25块,再也骑不动了,虽然前面就是波密县城,虽然前面就有热水与wifi。

不同于丙察察的画

不同于丙察察的画
154950hoi8hi7irqge3g1h.jpg
154954c0eeeg0c069992h7.jpg
155003il8dlqpq4mgqqbxg.jpg
155013qi4a6h4sidishk74.jpg
155022asz074nhm4qhh57i.jpg
155029j29ayz1y8vf19n4n.jpg
155037g83l8nxq24zxx9z2.jpg
155044dsgo8cfz2ogjh2g1.jpg
155052wf6w6pd06nft2f62.jpg
155058plq76xscfq2z4z25.jpg
155106zi3zg4umbz2zz4z4.jpg
155113um7d7rcwgm6iznhr.jpg
155119d1h2ycwwzjihm9h2.jpg

翻越德姆拉山口4900米

翻越德姆拉山口4900米

军队的运输车

军队的运输车

拖家带口

拖家带口

她在问:你有笔吗?

她在问:你有笔吗?

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五花大绑的头灯

五花大绑的头灯

闲适的奶牛

闲适的奶牛

与扎西的合影

与扎西的合影

扎西在试驾

扎西在试驾

与来古村的小女孩

与来古村的小女孩

S201然乌段

S201然乌段

风景带

风景带

扎西的邻居们

扎西的邻居们

来古村

来古村

我在318

我在318

小兵们

小兵们

扎西措姆

扎西措姆
200641a6sofrn65rzjoj6j.jpg
202836jzweec89fe6cz962.jpg
202841ll3zlqxgqhzfvxzj.jpg
发表于 2016-7-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早上在察隅吃了高压锅饺子就出发了,估计你们还没起来就没联系,中午到了然乌就往东回家,你们到然乌估计都下午4点左右,不然不会到不了波密。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dt1219 发表于 2016-7-9 17:41
我们早上在察隅吃了高压锅饺子就出发了,估计你们还没起来就没联系,中午到了然乌就往东回家,你们到然乌估 ...

五点多,在然乌吃晚饭。
发表于 2016-7-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晚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14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